此時。峽谷中部的人。已經完全被封閉在冰川之內。‘插’翅難飛了。不一會。劉國棟又開了一槍。但地上一點動靜沒有。
又過了十分鐘左右。虞松遠端著槍。開始向峽谷內搜尋前進。很快。他看到了一個小黑點。也同樣端著槍。順著冰川巷道。向這邊慢慢地探索過來。
虞松遠慢慢向冰川內走去。接近冰巷中段時。忽然小地主擋住去路。盯著虞松遠的眼睛。發出嗚嗚的警報聲。見虞松遠不理它。便開始發起脾氣來了。虞松遠明白。它是擔心再有雪崩。到底是高原狼的後代。它們對高原上發生的一切。有天然的敏感和感知力。
虞松遠‘摸’‘摸’它腦袋。“別緊張。我們會主動規避危險。”
小地主不哼了。但還是不情願地走在前頭。他們進入雪巷深處。由於大塌方。冰川峽谷的兩邊‘露’出很多隱藏著的‘洞’‘穴’。不。準確地說。應該是冰‘洞’。其中一個‘洞’‘穴’。‘露’出一支鏽跡斑斑的ak-47的黑‘色’槍身。虞松遠向‘洞’口走去。他看到了令他震撼的一幕。
‘洞’‘穴’並不深。也就十來米深。裡面竟然隱隱冒著熱氣。幾具已經凍僵的屍體。表層面板已經開始萎縮發黑。他們成各種作戰姿勢。一動不動。這是一群衣衫襤褸的抵抗者。死亡時間最少也有二年以上。他們有11個人。兩個負傷的躺在最裡面。其餘人員都成作戰姿勢。守在‘洞’‘穴’入口處。
‘洞’‘穴’最深處。竟然有一個小孔。在冒著熱氣。這是一個小溫泉。難道高原上曾經有過火山活動。虞松遠對這種地理現象感到‘迷’‘惑’不解。
他能想象當時悽慘的戰鬥情景。
一支彈盡糧絕、身處絕境的抵抗組織戰士或“聖戰者”。被強悍的斯貝茨納茲特種兵們。追到了雪山之上。他們實在走不動了。便躲藏進了冰川峽谷。找到了這個‘洞’‘穴’。更多更快章節請到。斯貝茨納茲特種兵分隊的特種兵沒有找到他們。但是。寒冷的氣溫。卻把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全部凍透、凍僵。並埋葬進雪山之中。
小地主無聊地出去逛了一會。又走了回來。並咬著他的‘褲’角。將他往外拖。他跟在小地主的後面。向上又走了百十米。又看到了一個更大的‘洞’‘穴’。
劉國棟已經搜尋到了這裡。他檢查了一下被他擊中的人後。只是將屍體上的厚皮質羽絨作戰服脫下。並取下對方的戰術揹包。然後便持槍警惕地警戒著。
這個大‘洞’‘穴’入口處。有兩個人可能數千年封閉在冰雪中。已經成了黑‘色’、乾巴的木乃伊。他們上半個身子從雪壁中‘露’了出來。仍然保持著攻擊時被擊中的態勢。一個人頭垂到‘胸’前。一個人的頭後仰著。
兩人都戴著羊皮氈帽。編著長長的辮子。手持彎刀。氈帽和屍體都已經炭化。變成黑乎乎的粘在一起。他們身上被數支箭‘射’中。痕跡明顯。手中的刀已經化成了粉末。只有鐵鏽痕跡。是明顯的刀的形狀。且刀尖都指著‘洞’‘穴’入口處。這是攻擊‘洞’‘穴’時戰死後。被突然發生的雪崩掩埋並被凍僵。
從他們的穿著。以虞松遠並不豐富的歷史常識。隱約覺得這些應是匈奴人。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埋在這裡最少得有千幾百年了。肌‘肉’沒有完全腐爛。但緊縮、碳化。全部變成了黑‘色’的木乃伊。
雪崩後。‘洞’‘穴’只‘露’出六七十公分大的一個‘洞’口。小地主鑽了進去。一會發出安全訊號。虞松遠費力地也鑽了進去。眼前的一幕。讓他大為驚駭。
‘洞’‘穴’內部很大。足有七八十平方。四五十個人。成各種形狀。或坐或臥。都保持著生動的姿態。擠在一起。與口‘門’被埋在冰雪中的人不同。這些人全部都變成了骷髏。且骨頭上都有明顯的傷口。
‘洞’‘穴’入口處。二十多個沒有負傷的人。第一時間更新持刀、矛、劍、弓箭、弩等各種武器。正處於防禦態勢。‘洞’‘穴’底部。一個身穿銅鎧甲的將軍被刺殺。另外多名部下。又擊殺了刺客。並將其剁為‘肉’醬。成了一堆碎骨。
‘門’外人正在向裡進攻。‘門’內人正在向外防禦。這幅定格在歷史瞬間的圖畫。表面上反映的。就是這一內容。
但由於是發生在雪山之上的千年冰川之內。就有了不同的涵意。當時的真實狀況或許是。就在他們‘激’烈的戰鬥正在進行中的時候。大雪崩發生了。‘門’外人被迅速埋在冰雪之中。而‘洞’內的人。也被封閉在冰雪中一千多年以上。
之所以判斷是一千多年至二千年。虞松遠的依據是他從王鳳那裡得來的有限的歷史知識。
匈奴人崛起於戰國時期。約從前300年開始。屢犯中原。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14年。曾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過秦論》)。
到了兩漢年間。漢武帝揮軍北擊漠北。班超大軍橫掃西域。匈奴到公元二百年。部分歸附於東漢。部分不斷西遷至中亞以西。作為一個民族。從歷史上湮滅。
山‘洞’內雖然‘潮’溼。且高度密封。氣溫極寒。但他們的兵器仍基本鏽蝕了。刀劍多以鐵製成。只剩下形狀。一動即成一堆鏽末。還有少量的銅刀。多裝有木柄。木柄早已爛光。刀的樣式有直背弧刃、弧背直刃、直背直刃等各種形制。刀鞘帶有‘精’巧的裝飾物。短劍為銅質。雙刃。鈴首或環首。柄末裝飾有‘精’美的動物紋飾。
長劍約一米左右。雙刃。均為鐵質。鏽蝕嚴重。均變成粉末。只剩下形狀。斧、矛和戈。明顯受到中國內地中原地區兵器的影響。這些兵器。銅質地的上面都長滿青綠‘色’的銅鏽。而鐵質的基本已成鏽末。虞松遠以自己的歷史知識。一眼就能認定。所有兵器。都具有匈奴短兵器和漢朝中原兵器的雙重特點。
在遼闊的歷史長河中。匈奴對中國中原政權。造成了長期壓力。在長期與中原王朝的征戰中。匈奴吸收中原兵器長處。其武備表現出較強的一致‘性’。具有鮮明的草原民族特點。即使與同為草原民族的‘蒙’古大軍相比。其兵器也有極其明顯的區別。
而漢唐時中國駐西域的大軍。主要以西域各屬**士為主。其兵器制式也深受西域影響。尤其是其主要作戰物件正是匈奴和後來的突厥。因而受匈奴和突厥兵器影響也最大。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在當時的西域駐軍中。很多人正是用的適合馬上‘交’戰的匈奴兵器。
在被刺殺將領的身旁。二個燙著金‘色’‘花’紋的幹牛皮袋。引起虞松遠的注意。儘管這是二個用棕櫚油浸泡處理過的硬牛皮袋。但畢竟年代過於久遠。他小心翼翼地想拿起袋子。可袋子已成粉末。層層掀開。手電光下。一個袋內為各種金銀器皿。另一個袋子內一股藍‘色’的光茫。讓他為之一驚。
他伸手拿出一件。竟然是一個藍‘色’的石頭手鐲。“天然青金石。”虞松遠大驚。他將牛皮袋子全部揭開。裡面竟然是一包藍‘色’的首飾。足有幾十付。‘胸’針、耳環、手鍊、手鐲、山子、掛墜、護身符、圓柱形璽、朝珠、聖甲蟲等。
從他們的鎧甲、兵器。虞松遠大致判斷。他們應該是中國兩漢時期的朝廷軍隊。更進一說。更可能是一支正在與匈奴大軍‘交’戰的中國東漢班超大軍的一部分。因為西漢時期。作戰的主要地域和方向是漠南、漠北。只有東漢時期。班超的大軍在西域作戰數十年。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為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遍訪西域諸國。之後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fǔ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73年。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僅率部下三十餘人。利用西域各國的力量。即率領大軍幫助西域各國擊敗了匈奴的控制。被東漢任命為西域都護史。
公元89年(東漢永元元年)六月開始。班超命大將竇憲、耿秉。率軍與南匈奴軍隊在涿邪山會合。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漢軍大勝。俘殺一萬三千餘人。北匈奴二十餘萬人歸附東漢。接著。又於公元90年和91年。兩戰北匈奴。北匈奴大敗。殘部不得不西遷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
公元95年。東漢朝廷千里封候。下詔封班超為定遠侯。公元102年。已經71歲的班超功成返回洛陽。同年病逝。
班超離開西域後。北匈奴捲土重來。公元119年擊殺漢將索班。東漢朝廷震怒。任命班超幼子班勇為西域長史。屯兵柳中。公元124年和126年。班勇兩次率軍擊敗北匈奴。西域的局勢得到穩定。後漢將裴岑和司馬達分別於137年和151年。再次擊敗北匈奴。北匈奴不得不退出西域。進入中亞以西。
班超在西域前後經營31餘年。加強了西域與中國內地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