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鬼老可以肯定,同齡階段,楚家沒人可以在大局和謀略上與楚西相比,哪怕是以謀略見長的楚破營。
楚西現在多大,也就是15歲出頭,楚破營當年這般大的時候,連兵法都沒讀過幾本呢。
鬼老的所想楚西不知道,要不然肯定不好意思,這哪是自己聰明啊,實在是借用了許多前世的知識。
宋朝時候,話本小說已經開始流行了,茶館酒肆更是諸多說書人,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楚西讀了不下三遍。
雖然是儒家正宗的太學生,但自幼愛好古籍的楚西,還涉獵了許多先秦時代的經典和書籍。
春秋戰國縱橫家,三國亂世多謀士,這次能將亂局分析地鞭辟入裡,不過是借鑑前人經驗罷了。
兩人各自都在想事情,胯下軍馬不疾不徐地前行,未曾發覺,遠處臥牛山的主峰上,有人在等待著他們。
臥牛山並不高,但主峰壁立千仞,和側面的一座不算矮的山頭相峙而立,構成一座天然險隘。
楚西他們要去往慈水城,兩峰之間能並排十騎的官道是必經之路,臨近慈水一側,還有關口把守。
出了臥牛山,慈水的支流齊河在此處有一個拐彎,形成一片水泊,水軍陸寨齊備,常年駐紮在此。
千紗軍鎮實在是無險可依,一旦被人攻破,真正能拒敵的,就是臥牛山。
靠千紗軍鎮這一側,臥牛山並無人煙,山腰處倒有幾處崗哨,但早已荒廢,雜草掩蓋,不辨當年樣貌。
山林蔥鬱,光線斑駁,窺探遠處一老一少的目光隱在其間。
那是三人,兩高一矮,均蒙面黑衣,立在峭壁之上,靜靜地注視著楚西和鬼老走近。
山頂輕風,緊身的勁裝沒有什麼地方能吹動,只是輕撫褶皺,隨著屏著地喘息與胸膛微微起伏。
近了,已經能看清軍馬口中撥出的熱氣,遇著山間涼意形成白霧,又很快消散。
“嘶唏律律……”
沒來由地,鬼老突然拉住了馬匹,一把抓住楚西的胳膊,跳向一邊,遠離剛才的位置。
落地之後,順勢一滾,就向著側方的樹叢而去,一氣呵成,路邊齊腰高的荒草一下沒去了二人身影。
再看剛才位置,數支精鐵箭矢,從軍馬身上透身而過,紮在地上,幾縷鮮血,順著血槽浸溼了一小塊地面。
沿著一路滾打的痕跡,還有三兩支後發的鐵箭紮在地上,力道之大,以至於還在顫動不已。
鬼老這一生,專司探查暗殺之事,遇到過的刺殺和反擊無數,應對手段幾同本能。
楚西經過最初的懵圈狀態,此時也清醒過來,緊跟著鬼老在密林間穿梭,滿是警惕,四下張望。
鬼老一言不發,目不斜視,但其實聽覺、嗅覺和感知力都已經放到最大,不放過一絲風吹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