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哈去哈去……………”
荊城外的碼頭上,
一支自南面來的遊歌班,正在賣力地表演著。
遊歌,顧名思義,遊走的歌舞團。
相傳,當年楚侯開邊時,軍隊裡就有他們的存在了,早年,他們表演的是傳承於大夏的歌舞,為士卒鼓勁;
而後,在吸納了山越文化後,融入了新的元素。
歌聲中加入了一些偏向原始的音節,舞蹈中在保留古夏舞有序嚴謹的同時,也加入了很多野性和大膽的元素。
在楚國,小一點的遊歌班,活躍於城鄉之間,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廟會小慶,都離不開他們的身影;
大一點的遊歌班子,則遊歷全國諸郡,以期在國內獲得名氣,吃全國的飯;
最大的,那就是在穎都,專供皇室祭祀時所用。
而眼下這支出現在荊城的遊歌班,在楚地也算很有名氣的了,據說班主是一位貴族私生子。
在楚國,也是有著極為清晰的嫡庶之分的。
但楚人喜歡浪漫,而私生子,往往是浪漫後的產物。
所以,人們本能地會鄙夷私生子,但還是會很喜歡聽關於私生子的故事。
這一段舞,節奏輕快,外加隊伍裡的男女穿著都很清涼,當真是吸引了很多目光。
荊城的守軍,不算多,因為它處於一個很安全的地方,且在附近,有好幾處兵馬駐紮著,可謂是朝發夕至。
但這裡的人流卻極多,民夫為主。
如果說穎都,是燕軍的後方軍需中轉樞紐的話,那麼,楚軍的樞紐,就是這座荊城。
試想一下,若是穎都忽然被攻破,對於前線百萬軍民意味著什麼,戰事還怎麼能打下去?
也因此,古往今來,雙方交戰時,對方的軍需糧道往往是重點打擊物件。
王植是西門碼頭的轉運官,荊城有三個碼頭,他負責其中之一。
每日,都會有大量的糧草以及各種軍需包括民夫和輔兵會從這裡過渭河,然後再源源不斷地輸入到鎮南關前線。
“哎喲。”
王植伸手敲了敲自己的後腰,他年紀其實不大,今年也就三十來歲,原本,他也是一個老帥哥,但戰事一起,原本他這個清閒的官職,一下子忙碌了起來。
三個碼頭,兩個碼頭的轉運官因工作疏忽已經被前方的年大將軍以大將軍印免職了,他王植算是碩果僅存。
是真的不敢懈怠啊,不是出身貴族的他,能爬到這個位置那是真不容易,丟不起,是真丟不起。
“那邊,那邊,再清點一下,還有那邊,也再理一下。
來人吶,讓這批糧快點卸下去,把碼頭空出來,下一波船隊大概就要來了!”
王植喊完後,看著那幫碼頭兵卒跑過去後,才彎下腰,再喘兩口氣。
其實,這座碼頭的事兒,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管,他是這個碼頭的轉運官,但上頭,其實還有兩個上司,可那兩位都是貴族子弟。
剛開戰時,他們還能積極一下,早晚都在,戰事一持久,他們就喊累了,每天黃昏時才會出來遛個彎兒。
對此,王植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誰叫人家出生好呢不是?
再者,人浮於事,乾的最多的地位最低拿得最少,也早就是官場上的習俗了。
“那兒那兒的,快點,把這批箭矢運過去,快點!”
王植又喊了起來,
“該死,這幫賤種居然停在那裡不動看什麼跳舞!來人,拿鞭子抽他們!”
一群碼頭兵卒拿著鞭子上去,驅趕那些停下來看遊歌班載歌載舞表演的民夫。
至於那遊歌班的人,這些碼頭兵卒們倒是沒敢去招惹。
這個時代,戲子的時代是很低下的。
這一點,甭管是在燕還是在乾亦或者是晉楚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