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不可能真的發出什麼太大的聲響,這指的是很多大臣都脖子微微後仰,臉上露出了驚駭之色。
就連站在那最寬敞區間位置的鄭侯爺,
這會兒也愣了一下。
嗯?
要正面硬剛了麼?
這時候,不應該見好就收了麼?
硬剛下去,可是要連帶著自個兒都被撞個粉碎的!
姬老六就站在鄭凡對面,
這一會兒,
他忽然覺得姬老六有些陌生。
難不成,
是一向和自己一樣,喜歡苟發育的姬成玦,知道這是最後一戰,所以直接選擇來一出……你死我活?
姬老六留意到對面站著的鄭侯爺投送過來的目光,
只不過,
就像是前些日子於城門外鄭凡對他的那般,
姬老六的目光恰好移向另一側,完美地避開。
而大殿內的氣氛,也在逐漸發酵,這是一種無聲地發酵。
要打擊政敵,就得出招,就得攻,這是應該的;
但沒有見風收劍,卻直接來了一出以退為進,這是要將一切後路和轉圜餘地給堵死麼!
大宗正的招,以及出完了,他的作用,已經體現了。
接下來,
他應該做的選擇是:
“經查明,這是某某皇子的。”
然後,
甭管是老大還是老四老五,都會被拉出去打一頓板子,背下這口莫名的鍋。
這件事,也就這般了結了。
群臣心裡如明鏡,陛下心裡如明鏡,接下來,如何懲罰太子,懲罰到什麼地步,就看雙方真正的角力了。
比如,六爺黨接下來,會用雪花一般的摺子猛烈抨擊太子監國時的錯誤,要挑錯,可能是有的挑的,畢竟治理著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怎可能做到白璧無瑕?
就算太子沒錯,東宮的人就會沒錯?太子黨的人就會沒錯?
不可能的。
這些錯,以前只是隔靴搔癢,但接下來,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反正,就是抨擊,就是打。
抨擊的是其他事,但目的,就是順著“太子失德”這個傷口,瘋狂地去撕扯,最終,將太子拉扯下去,東宮易位!
這才是正確的操作,這才是政治遊戲。
而姬長望的一句:
“臣不敢說。”
意思是,他不想把這口鍋,給隨便送人去背。
他要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