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他就管著一座京營,兵馬,也就五千,於大局,除非自家父皇忽然腦子一熱,將自己所部安排進皇宮內駐紮,否則,他幾乎沒有可以左右大局的絲毫牌面。
老五離開京城時,與他說過話;
他清楚,老五是早早地看清了,所以瀟灑地自請離京去地方上做事情,聽說在穎都那兒做得很不錯,這是不圖什麼皇位了,開始為日後的賢王而奮鬥。
他的心思,也早就淡了。
但父皇此時在這裡的這一番話,
讓他心底的灰燼,忽然又升騰出了火星,隨即,一團小火苗,開始燃燒起來。
都是父皇的兒子,
都姓姬,
都是皇子,
四個,都跪在這裡;
我,
豈不是還有機會?
僥倖心理,誰都會有,美夢,是個人都會做,何況,那是龍椅,而且,此時是那麼的近在咫尺!
至於小七,
只是低著頭,跪在那兒,看不清楚表情。
這種帝王家庭倫理劇,可謂精彩。
鄭侯爺感覺很幸運,可以坐在這麼近的觀眾席上去欣賞。
燕皇有七個成年兒子,老三剔除,就是六個。
按理說,他們六個,其實都有繼承皇位的可能。
因為燕皇本人,就不是嫡長子出身的。
先皇,也就是燕皇的父皇姬老六他們的皇爺爺,也不是嫡長子出身的。
所以,
雖然二皇子是嫡長子,
但怎麼說呢,
誰叫他們這一脈有這個傳統不是!
當然,六個裡頭,今日不在現場的有兩個,那兩個,其實就已經被相當於剔除掉皇位資格了。
一個是大皇子姬無疆,東征軍戰敗一次,並不是不可饒恕的大罪,何況他在銀浪郡那邊也立了功。
但問題在於,他娶的是蠻族公主,燕人不會允許自己的太子身上有一半蠻族血統的。
老五,是自己主動選擇退出奪嫡序列的,他膽兒小,喜歡安逸,雖然不是沒野心,但更看得清楚實際,最出格的舉動,無非就是暗示一下平西侯爺關鍵時刻得保護他,他至少是個皇子,還有點用。
燕皇的問題,問出來了。
下面,
就看兩位王爺怎麼接了。
五年前吧,
他們仨領著數千鐵騎上朝,開啟馬踏門閥的序幕;
今日,
還是他們仨,
坐在這裡,
挑選著帝國下一代的接班人。
李梁亭的目光,在四個皇子身上依次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