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皇帝,
再昏聵,再無能,再沉迷享受,
能將繼任者安排得如此果決果斷且堅定不移,這就已然很不俗了。
古往今來,多少盛明的皇帝到晚年時,也安排不好繼承人的事宜,最終鬧出了亂子。”
“呵呵。”
鄭凡笑了笑。
這些事,他是知道的,小六子也曾和他講過。
燕國先皇當年奪位時,一度被趕出燕京,遭遇了追殺,宮中太爺誓死護送,身受重傷之餘,也落下了殘疾。
後來,
先皇靠著鎮北侯府的幫助,得以重回燕京,拿下皇位,自此之後,就一直求仙問藥,大肆收納方外之人,修建廟宇道觀。
但燕皇的位置,卻一直很穩。
一邊,和李梁亭近乎一起長大,一邊,娶了田家女還不夠,還在自己是親王時,迎娶了閔家女為側妃。
後來,更被冊封為太子。
這是什麼東宮配置陣容?
說句不好聽的,要是讓現在的太子,也就是二皇子有這個陣容的話,恐怕他做夢都會笑醒。
一國太子,本就佔著儲君名分,國本在手;
西邊,和鎮北侯府交好,又和門閥大族田家是姻親,又和閔家這種財閥巨無霸也是姻親;
另外,燕國太子向來就有提領禁軍的傳統,之前二皇子也提領過禁軍。
所以,
那時的燕皇,京內有禁軍,外有鎮北侯府做強援,且和門閥世家的關係極好,東宮屬官如趙九郎等人,也早早地在朝中擔任要職,太子黨遍佈朝野。
毫不誇張地說,
當時還是太子的燕皇,只需要輕輕勾動手指,就能來一場毫無風險的“玄武門”;
先皇就只能當太上皇,去頤養天年。
孫瑛繼續道:“當時,父親還說了,君王求仙問道,其實並非真的一心向道,求道,求的,還是長生。
長生,不是為了繼續問道,孜孜不倦,朝聞道夕死可矣;
而是因為這龍椅,這位置,太過迷人,想要長長久久地一直坐下去。
所以
史書記載裡,但凡追求長生的帝王,都極為自私,更看重權力和地位。
可偏偏,
那位燕國皇帝卻不然,大肆放權於東宮不說,自己更是毫無打壓的打算,也沒去提拔哪個其他皇子以作制衡。
這裡,
有不對的地方。”
孫瑛說到這裡,停下了,自己感慨道:“瑛一直很敬佩家父的目光。”
事實,正如孫有道當初所說的那樣,確實是有問題的,而燕皇繼位後,先花了十餘年的時間,鞏固和發展自己的勢力,再暗中做準備;
實則,這個時間要更長,因為這個準備,在他還是親王,還是太子時,就已經在做了。
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