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人,殺入了上京城內。
原本有著惶惶威嚴的都城,陷入了連續多日的亂兵騷亂之中,可謂人間煉獄。
各地戰敗的訊息,不可能瞞得住下面,亦或者可以說,如今已經承受著雷霆震動的乾國朝廷,它的運轉體制,已經開始出現了極為嚴重的問題。
裱糊了一遍又一遍的窗戶紙,遇到真正的暴風雨後,依舊會被打穿淋落,顯露出那令人震驚的密麻孔洞。
京畿之地的乾人,上京城內的百姓,開始往外遷移,似是逃難。
那位王爺……又來了!
李富勝死了好些年了,所以,敵國百姓早就不記得李富勝了,其實,就算是李富勝現在還活著,對於乾國百姓而言,
十多年前率軍跨過汴河叩問上京的,也不再是他虎威伯,而是那位攝政王爺領的兵!
哪怕事實上當初的王爺,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守備。
但何況史書了,就是當世之人的記憶,十年,也是一個大輪了,現如今如日中天戰功赫赫的攝政王,足以在其歷程之中所有階段裡,都成為類似戲臺上的大角兒。
十多年來,上京城兩次聽到燕人馬蹄,都是拜這位王爺所賜。
而這一次,當那位王爺的大軍,再度出現時,百姓們真的就開始用腳……投票。
更令人尷尬的是,京城內外的官軍,還無法阻止這些百姓的“逃難”,因為從軍事角度來說,城內的百姓越少,防守的難度……就越低。
上京城這座城實在是太大了,正常情況下,乾江行道一旦出個什麼問題,糧食未能及時運進上京,京城內糧價都得出現恐慌。
可問題是……這種“逃難”潮的出現,也順便將上京甚至是整個京畿之地計程車氣,給一步步抽光。
……
“又來了不少人。”
“是啊,來的人,越來越多了。”
酒樓二樓位置,兩位白衣老者面對面地飲酒下棋。
而街面上,則是擁擠的人潮。
這裡,是後山鎮。
顧名思義,這是毗鄰後山的一座鎮子。
鎮子的規模很大,可卻沒有立城,也沒有守軍;
有地方官,但地方官就一個虛銜,更多的是取一個象徵性。
真正管理後山鎮的,是後山上的“仙人”。
後山上的煉氣士,就算是有少數能夠做到辟穀,但大部分人,還是未能修煉到脫離那肉體凡胎;
且就算是真正的仙人,說不得也離不開這人間酒肉的享受不是。
故而,這座鎮,在太宗皇帝時期,就被劃歸於後山所掌。
後山不缺財帛,每年都有乾國各地甚至是他國人,奔赴於此,上香求願,施捨的香火銀子,可謂當世之最。
可金銀財帛畢竟不能當飯吃,總得有人種田,總得有人織布,總得有人販貨……
後山鎮,與後山,就是這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這鎮上,各種產業裡,都充填著後山的記名弟子,亦可以稱之為外門弟子。
因燕人入境,江南大敗後,大乾處處烽火,處處告急,人心惶惶之下,不少原本居住於京畿之地的百姓,無論豪富黔首,都本能地向後山鎮這裡逃難而來。
官軍靠不住了,朝廷靠不住了,相公們靠不住了,官家也靠不住了……
還好,
大家還有神仙可以靠一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