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為何?”
石開將酒壺中剩下的酒都倒入酒杯中,
再緩緩地將眼前這酒壺放下:
“這種規格的大宴,賓客的酒壺竟只有半容,一國體面都可以不顧了……”
石開將杯中酒水一口飲盡,
道;
“我猜,燕人,可能禁酒了。”
……
大宴後半段時,皇帝提前離場。
魏忠河攙扶著皇帝向後宮走去,皇帝的後宮,到現在依舊是隻有一個皇后一個貴妃。
這五年期間,皇后為皇帝又生了個兒子,貴妃則又生了個公主。
這後宮之和諧,讓朝臣們也是有些無話可說。
多麼盡職盡責的皇后娘娘啊,每天喜歡做的事兒就是在宮內種菜紡紗織布,順帶給大燕誕下了三個皇子;
多麼知禮數的貴妃娘娘啊,生就生公主,一胎皇子都沒有。
三個皇子,兩位公主,子嗣對於皇帝而言,其實還是少了,但……也夠用了。
尤其是國本早早地就立下的基礎上,閣老們也不願意拿這個去勸諫皇帝;
他們天然地會擁立太子的,一如當年先帝爺在時,甭管六爺黨多麼強勢,但太子身邊也一直不缺支持者;
因為很多大臣,他們想的不是從龍和倖進,甚至對太子不熟,他們所保護的,是這種穩定的體制。
真要勸諫選秀往後宮納人,萬一整進去個什麼妖豔女子,引動了後宮大戲,何苦來哉?
魏忠河知道陛下喝多了,是真有些醉了,所以他打算將皇帝送往皇后娘娘那裡去。
一般這種情況下,皇后娘娘也會將貴妃娘娘喊來,兩個人一起伺候宿醉的皇帝。
但皇帝卻忽然開口道:
“去太廟。”
“喏。”
魏忠河馬上揮手,後方的太監們馬上將輦抬上,讓皇帝坐上去。
隨即,
一行人在這深夜,前往了森嚴太廟。
太廟是一個祭祀場所,莊嚴神聖,就是皇帝需要在這裡舉行什麼活動時,也得提前沐浴更衣和齋戒。
但皇帝自個兒心血來潮想來這裡看看的話,自然也沒人敢阻撓。
魏忠河攙扶著皇帝上了太廟臺階,隨後,皇帝伸手,將魏忠河推開,自己身形有些踉蹌地雙手撐開了太廟大門,有些踉蹌地步入其中。
太廟的長明燈不會熄滅,中間是供桌,兩側則是燭火通明。
魏忠河站在門口,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太廟大門閉合起來,轉過身,面向外頭。
裡頭,
皇帝沿著一條邊,開始一步一步地挪走。
在其面前,是一張張歷代姬家先祖的畫像。
初代燕侯的畫像,最為質樸,因為他穿的不是龍袍,而是大夏的官服,騎著貔貅,身負弓箭,手持長刀,極為英武。
他,是燕地的開創者,也是燕民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