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多少人抱怨,
大家不想打了,因為日子再打就真熬不下去了,但大家不反對打,因為那是去打蠻子。
撇開宰輔被殺的先決條件不提,
於燕國,
朝堂自民間,打蠻族,那是政治正確!
沒人敢在此時勸阻皇帝,要與民更始,要忍氣吞聲,要徐徐圖之。
沒人敢,更沒人會這麼做。
數百年來,燕人從和蠻族無數次的血戰交鋒中,早就悟透了一個道理,對蠻族,絕不能後退一步!
至於什麼反戰情緒,倒是還真沒能成勢;
如果此時新君下詔,再以舉國之力攻乾或者伐楚,百姓們是真的要忍耐不住了。
但目標是蠻子,
抱怨歸抱怨,嘆氣歸嘆氣,
但老燕人還是該幹嘛就幹嘛,準備應徵入伍的應徵入伍,準備從民夫的從民夫,甚至,各級的官僚體系都已經自發地開始運轉,統計本郡本府本縣甚至是本村可出之青壯。
老燕人也是人,
先皇在位時,連年征戰,也早就疲敝了,若是再勞師遠征他國,必然會有厭戰之心。
可問題是,
蠻子不打,蠻子起勢了,
那燕人的家,必然會被波及,燕人的土地,也將被燃起戰火。
還厭戰個屁啊?
打,
也只能打!
大燕,現在就是一頭外表看似強大,實則無比疲憊的巨獸,但此時,依舊本能地開始擦拭自己的獠牙,準備撲向,自己西邊的這個老鄰居。
戰爭的陰雲,伴隨著新君的詔命,已經開始聚集。
這時,何初又從肉鋪攤子上開小差過來看自家媳婦兒了。
“初啊,等到了徵調時,你也去吧,打蠻子。”老廣頭對自己的孫女婿喊道。
老何頭先點頭,
道:
“好嘞,他該去。”
他是當大舅哥的,
他妹婿是大燕的皇帝嘞,
老何頭覺得,
大燕要打仗,他這個兒,最該第一個上咧。
百姓們,哪怕是老廣頭這種,看似知道很多內幕的人,他其實也算不來這幾件事所發生的日期。
宰相死,新君震怒,先誅殺鴻臚寺裡的蠻族使團,再下詔攻蠻。
等之後,結果傳來,是沒人能掰扯得清楚,這路程和時間,好像有些個不對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