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命左右兩翼壓縮楚人陣形,你親領中軍,給本將衝上一衝!”
………
“傳令前軍,必須給老子死死堵住楚人援軍,絕對不許一兵一卒從我們這邊漏向央山寨去,告訴袁倫,做不到這一點,老子就砍他的頭!”
公孫志大吼著下達著命令,隨即,又吩咐左右道:
“開戰之前,靖南王將我部與宮望部從轄於平野伯,莫要以為指的是這一戰之後,若真是以為是這一戰之後,那為何是我和宮望分別盯著東山堡和西山堡?
這就和江湖拜把子一樣,讓咱們提前給老大送投名狀呢!
爾等,即刻將麾下整合起來,楚人真以為咱們只是在給他們送行呢,那行,咱就真的給他送送行!”
………
四下裡,燕楚兩軍爆發的區域性衝突,不再少數,但大環境上,雙方依舊保持著剋制。
楚人各路軍堡軍寨,還是優先於保護住自身的根基,這並非是“隔岸觀火”,而是如果真的因為一個央山寨,導致鎖龍不成,反而讓楚軍盡數出擊和燕人各路亂戰一通,甭管戰損如何,佔便宜的,依舊是燕人沒得跑。
因為楚人是有軍堡軍寨做依託的,出去打野戰,本就是主動放棄了已有優勢。
少數幾個地方自覺有自保能力且還有支援策應能力的軍堡,確實是向央山寨開始派出一部分援兵,但有靖南王親自戰前定下的基調在,也有平野伯在軍中的人望和地位在,無論哪路燕晉將領敢抱著看戲或者儲存實力的姿態讓那一路援軍從自己面前溜出去。
而在鎮南關下,
在東西兩寨兩路兵馬到達指定位置形成上下呼應夾擊之勢後,後營的一路騎兵也已經趕來。
在這個時候,年大將軍終於下令開啟了鎮南關的北大門,親領中軍開始出城。
也就在這時,
這裡的正北方向,升騰起了一道特殊的狼煙。
訊息,馬上透過哨騎的傳接,四散出去。
年堯已經擺下了請客的陣勢,作為主人家,他已經傾其現在所有,打算給靖南王款上一頓。
只是,
主人家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客人來了太久,菜都沒端上來,未免失了待客之道。
靖南王從地上起身,邊上的貔貅也心領神會匍匐起來,待得靖南王坐上去之後,貔貅四蹄立起,發出了一聲咆哮。
田無鏡胯下貔貅轉身,
隨即,
燕軍如潮水一般開始退去。
唯獨,
在靖南王的命令下,
留下了一面王旗依舊插在那裡,未帶離開。
鎮南關下,
剛剛出城的年大將軍面對此等情景,
心裡,
一時三分羞惱、三分釋然、三分無奈,外加那麼一分的苦澀。
“明奏朝廷,就說今日燕靖南王田無鏡率大軍壓城,為我沉著應對調各路兵馬所逼退,奪靖南王旗一面。”
————
啊,晚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