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百官紛紛至午門而入,進入皇宮,來到奉天殿。
在奉天殿內,他們看見了朱棣已經高坐龍椅之上,等待著他們進來。
此時百官紛紛神情一震,隨後連忙走進了奉天殿之中。
他們知道其實事關重大,所以不敢有片刻耽擱。
很快奉天殿內就聚集了幾乎所有的官員。
就連太子爺以及朱瞻基都匆匆的趕到了。
太子爺從門外匆匆走進來,隨後朝著朱棣拱手道:“皇上我來遲了。”
朱棣看見他來,眉頭微微一皺,有些不悅。
不是都跟他說過了嗎?讓他不要再管朝堂之事了,可為什麼他還要再管呢?
“這些事情不用你管,不是叫你別來了嗎?”朱棣有些不悅的開口道。
朱高熾微微一愣,隨後拱手道:“皇上,家國大事,我怎能不操心?”
“這倭國進攻李朝,是對我大明的挑釁,我要是不來,像什麼樣?”
身為監國太子很多事情都是他處理的。
反倒是朱棣更沒有朱高熾知道的這般清楚。
所以這場朝議,他要來,他必須要來,他要聽聽百官們的意見,隨後再爭取有利的資訊,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其實朱高熾心中是不願意開戰的,因為一旦開戰,勢必會導致大明的國庫迅速耗空,雖然打贏了這一仗,可大明實際上卻什麼也沒有獲得。
可若是不開戰的話,又會導致倭國氣焰囂張,到最後禁犯大明的東南海域,都尚未可知。
所以他必須要來到這裡聽聽大家的判斷。
見他有些執拗,朱棣也就不再說話了,隨後將眼神掃視向百官,開口道:“諸位,開始吧。”
“大家都說一說關於這件事情,你們的態度。”
朱棣一發話,臺下的百官頓時就憋不住了,因為他們早就已經在心裡憋著一肚子的話要說出來,此時自然是爭先恐後。
“皇上曾認為,我國進攻李朝是對我大明的大不敬,必須發兵,立刻將倭國打回那個小島。”
“必須發兵,好叫他見識見識,我大明朝的厲害。”
“臣認為不能發兵,若是發兵的話,又將損耗我大明的白銀幾萬兩。”
他們喋喋不休,在大殿上爭吵的不停。
有說開戰的,也有說不開戰的,有勸和的,甚至還有唧唧呱呱,卻給不出任何意見的。
看見朝堂之下是這樣的一幕,朱棣臉色平靜,因為他早就知道朝議會是這樣的結果,每個人心中的想法不同,自然所議論出來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只不過朱棣卻將那些議和的人給記清楚了,凡是議和的人,朱棣通通都視為亂臣賊子。
只不過那些人還不知道,在朱棣的心中,他們早已經被判定了死刑。
而朱瞻基也看向了百官,他也想看看百官對於此事的反應是怎麼樣的。
只不過,在聽到朝堂之中,竟然還有人勸皇帝與倭國講和的朱瞻基的臉色就陰沉了下去,難道大明朝之內也有倭國的奸細嗎?
此時,胡容站出來開口說:“皇上臣認為此事還是要先將倭國使者喊來再說。”
朱棣聞言覺得頗為有理,隨後點頭到去,將那倭國使者給我喊來聽聽他到底是什麼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