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陰蝕覆水圖 (第1/3頁)

息陰山——位於廣洲府北側的一座孤山,與其說是山,莫不如說是座獨峰,息陰山左右無丘無壑,四面環水,高而巍峨,因山上多雲常陰而得名陰山。

後兮陰真人伏於此山躲避紅塵,最終大限將至,坐化于山頂淺緣洞。

廣洲府百姓祈願兮陰真人長眠後可以永得安息,不再受世俗驚擾,故易名息陰山。

直至今日,息陰山這持續了長達數十年的安寧,恐怕要被未及拜帖、直接造訪的紀雲二人打破了。

息陰山四面皆為河流,一條通向兮陰山的陸路也沒有,兮陰山就好像洪水中的斷柱:

雲覆其上,水彌其下,直插雲霄,不見天日。

環繞于山的河流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隔絕著息陰山和山外的世界,彷彿是刻意為了守護住兮陰山的孤寂,紀雲沈龍二人駕舟而行,由山北上游的河岸逐漸飄向息陰山。

紀雲看著這座煢煢獨立、霧氣瀰漫,顯得格外清冷陰沉的孤嶺獨峰,不知為何,心中竟生出一抹悲意。

透過這座山,似乎能影射出兮陰真人坐化前的心境,許是孤寒,許是寂寥,許是厭倦了紅塵……

紀雲沈龍二人行至山腳,或者說根本就是山崖下,因為息陰山極為陡峭,以致於根本沒有上山之路。

息陰山在臨近半山腰之前,都像一根粗大的石柱,直至快到山巔處,才恰似平丘。

兮陰山於常人自然是無法攀登,但紀雲沈龍二人卻非等閒之輩,二人於江海群艦之間尚能飛轉騰挪,遑論一山。

於是二人當即施展輕功,攀巖踏壁而上,只消數刻,便抵達山巔。

淺緣洞便位於這山巔之上,不偏不倚,正在其中。

紀雲徑直走向洞口,卻被沈龍叫住:

“紀將軍,此仙址乃真人坐化之地,玄妙重重,小心有機關。”

“沒事的。”

紀雲轉身隨意笑道。

沈龍聞言,未再深勸,只是於袖中擲出一兩寸飛箭,飛箭直射洞門,未及飛入,忽如遇水而力逝,隨即便腐蝕液化,鐵液遂落於洞前數丈地面。

然而飛箭雖被腐蝕成液狀,其鐵液落下流淌於地,地上山石卻連孔洞都未曾留下。

沈龍沒有去看地上鐵水,而是看著紀雲道:

“紀將軍,莫非你不知仙地之玄妙?前番徐軍門遣末將隨紀將軍前來,末將之所以推脫,非是末將不願跟隨紀將軍,實乃末將知曉末將來去與否皆於取寶無益。

末將實在是隻能起到引路之用,試問誰不知兮陰山淺緣洞乃仙家遺址?

雖道常人無力攀登此峰,但數十年來總有一些能人異士得以登上山巔,然而這淺緣洞前,似乎有一層無形仙障,軍門稱之為水陰罩,此仙罩萬物觸之即化,惟兮陰山山石無恙。

眾人雖皆知此地為仙家寶地,但無一人能入得了這淺緣洞,凡近洞門三丈者,全都是如遭腐蝕,盡皆化為膿水。因此凡能登此山巔者,無不望寶興嘆,寶地雖近在咫尺,眾人亦望眼欲穿,但無計可施、力有未逮,能奈其何?

軍門也曾數次遣人來此尋寶,結果自然是毫無所獲,因為根本無人入淺緣洞,若非將軍重提,言及其中寶物便是破敵之法,軍門早就已經忘卻這處寶地,末將還以為紀將軍必有進入之法,但觀將軍行為,似乎欲坦蕩直入?莫非將軍不知淺緣洞之奧妙?”

紀雲聞言頓覺恍然,停下腳步點了點頭,並陷入了思索:

淺緣洞如此玄妙,怪不得徐軍門原話是說讓自己去設法請出寶物,洞前竟然有此等仙障,真人果真是奪天地造化的存在,縱使仙逝亦能留下如此手段。

但此時實在不是驚歎箇中奇妙之時。自己受太師重託,若不取出寶物,南海必危,且龍門關經耗不起洋人新一輪的進攻了。必須想出破解之法,不能在此踱步不前。可洞前仙障觸之即死,自己又該如何取出其中寶物?

思慮至此,紀雲神情漸漸顯現出堅定之色。

張太師既然差自己來,且沒有向自己說明洞前玄妙,這說明太師認為自己一定能進入其中,這破解之法,許就是在自己身上!

時間不多,自己跟徐軍門約定半日便回,如今時限已逾過半,自己不能繼續躊躇。

“拼了!”

紀雲咬了咬牙,運轉全身內力護體,旋即徑直走向淺緣洞洞門。

“紀將軍何為!?”沈龍大驚道。

最新小說: 系統讓我當舔狗?我偏不! 汙衊我魔道,真入魔了你們哭什麼? 被踢出宗門後,我一刀震九州 玄幻:我為斬妖而來 五兩玫瑰劫 我略微出手,就是系統的極限 徒弟不要惹事,為師不下山 狐妖:開局擁有呂祖模板 通關文 我的靈獸都是氣運之子 我在異界釋出任務 道途者 海賊之分歧 絕世帝霸之戰 乾坤一劍秋 從心小和尚 長生從聽曲開始 雲塵九星志 我只會虐菜啊 鬥破:從毒體爆發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