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吉恩咳嗽了一聲。
“皇上,倘若高昌國真的遭了大災,那位河間府的官員是否需要獎勵?”
玄靈點點頭,問柳開俊。
“如果預言成真,朕要重賞那位官員,對了,他叫什麼名字,現在是何官階?”
柳開俊哪有心思去記一個沒給他送過禮的小官,一時支吾起來。
“這個,這個臣剛到樞密院,很多事還未上手,待臣回去查明後再向皇上稟告。”
黃吉恩在玄靈小聲道:“那官員名叫何璋,是個河間府太史令,從五品。”
玄靈嗔怪地瞥了一眼柳開俊,這傢伙上任是在何璋寫摺子之前,他該記的事不記,還不如一個宦官。
柳開俊急忙鞠躬。
“是臣失職,請陛下責罰。”
玄靈擺擺手。
“罷了,這是旁枝末節的小事,朕這兩天眼皮老跳,不知為何,今天蘇大鬍子這封信不來,朕還不知何故,它一來,朕反而擔心大京國有異動,要不要立即調幾千禁軍過去?”
郜太尉眼珠一轉,忽然計上心來,他連連點頭。
“陛下所言極是,老臣也一直在為此事揪心,但臣以為派兵太多,會引起大京國誤會,正好第一批貢品也準備得差不多,不如派一位皇子帶著貢品和兩千禁軍前去,既增了兵,也有了藉口!”
玄靈嗯了一聲,讚道:“不錯,這是個好主意,那就讓暉王去吧,現在諸位皇子中,也就他能替朕分憂了!”
暉王肇愷是三皇子,一直不受恩寵,玄靈現在是無人可用。
郜太尉笑了一聲。
“陛下,暉王不妥,您忘了一個人,他才是最適合的人選!”
玄靈一愣。
“還有哪位皇子?”
“就是信王殿下!”
玄靈捋了一把鬍子。
“信王年紀太小,此事不妥吧?”
“陛下,古時有甘羅十二為相,信王今年已滿十五,他帶禁軍去幽州,一則大京國不會懷疑,二則信王沉穩忠勇,陛下不是正要栽培他麼,這是個立功的好機會,況且蘇大人在幷州,他去正好去討教學問,豈不是一舉三得?”
其實信王還不到十五,但玄靈已經哈哈大笑。
“好,好,一舉三得,此正合朕意!”
玄靈親自擬旨,讓肇真帶兩千禁軍押送第一批貢品去幽州,郜太尉和柳開俊在一旁暗暗竊笑。
這時有個小太監進了御花園,他來到玄靈近前稟報道:“皇上,御醫鄒大人來了。”
玄靈應了一聲。
“好,快請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