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說完之後,讓李大牛坐下,李大牛看著陳棟說:“看閣下的樣子,想必是勳貴之後了。”
陳棟也沒有否認,只是說自己不喜歡族人嘈雜,所以在這裡看書學習。
李大牛聽到這話,試探性詢問,自己已經聽僕人說了,陳棟是一個大才子,真豪傑,為什麼不出來建功立業,而是在這裡消磨時光呢?這讀書的目的,難道不就是為了經濟。
陳棟搖搖頭,告訴李大牛說:“李兄,經濟自然要合適的時候才行,如今卻不是小生出山的時候。”
陳棟說到這裡,突然詢問李大牛說:“李兄,你認為國朝如今如何?”
李大牛說四海承平,天下安康,就連興兵作亂的扎木赫都已經被誅殺了。
“不錯,土人之亂是平定了,但是懷化府卻又出現了問題了。”
李大牛一愣,這虞朝看樣子,也沒有到民亂四起的時候,怎麼這邊才平定,那邊又亂起來了。李大牛詢問這是什麼回事,陳棟詢問李大牛對於懷化府的狪賊瞭解多少。
李大牛說不清楚,只是知道狪賊是百越的一支。
陳棟說其實大多人都不知道狪賊,因為狪賊盤踞在十萬大山之中,也不主動出來攻打府縣,但是他們卻不納稅,也不聽從朝廷的調遣。
因此朝廷基本沒有理會這一群人,但是最近幾年就不同了,這狪賊就有了裂土稱王的心思,這個心思虞朝自然是不允許的,於是懷化府的總督開始敲打這些狪賊了。
不過這十萬大山之中,實在道路難走,而且這狪賊佔據地利之便,幾次圍剿都是無功而返。這圍剿不成功,總督自然是安撫,但是這一群人又是這個要了賞賜,那個要,他們都要爭強好勝,自己一定要比別人賞賜的多,因此這安撫也不成。
陳棟說到這裡,告訴李大牛,現在大家不知道的原因是,總督和這些人乾耗著,畢竟這些人可沒有扎木赫那樣的領袖,所以他們也只敢呆在山中而已。
李大牛說若真的是這樣,那麼朝廷不如就封他們一個王,就和土人一樣。陳棟說這樣不成,這裡是百越之地,若是這狪賊被封了萬,其他也要起來,這小小的悅華府難道還能封百王嗎?
李大牛心想也是,詢問陳棟既然有計策,為什麼不去獻策。陳棟聽到這話,嘆息一聲,告訴李大牛,自己何嘗沒有去獻策,自己建議總督射人先射馬,擒賊先勤王,先殺了仙葫峽的骨吉利大王,這樣就可以殺一儆百。
李大牛聽到了這話,說這是一個好辦法,只不過這既然不熟悉山道的話,如何能夠偷襲呢?陳棟說自己倒是利用家裡僕人深入到狪賊所在的地方,繪製了地圖,所以自己對狪賊可以說是瞭如指掌。
“既然如此,那麼總督自然是會聽你的。”
陳棟說最開始是這樣的,陳棟當時計策是,先給這些狪賊首領下一紙文書,讓他們出來,那麼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否則一律殺無赦。
這樣狪賊就會瞧不起朝廷,到時候總督調動大兵,佯裝是要進攻,這些人自然回去自己熟悉的地方埋伏,因此他們背後就空虛了,到時候就可以一舉成擒。
李大牛聽了之後,說這個計策沒有問題,最後出什麼問題了嗎?陳棟說出在那群幕僚之中,他們沒有本事,也不願意自己這麼一個外人立功,於是他們就進讒言,說自古以來,就是堂堂正正,這奇兵就算一時得逞,也算不上什麼。
而且若是殺不了骨吉利,反而惹怒了骨吉利,到時候骨吉利殺出來,本來一件小事就變成了大事。
總督本來就是一個無用之人,聽到這話,自然不願意冒這個險。陳棟見總督這樣,只能離開軍營,回到這裡,繼續讀書為樂。
李大牛聽了之後,感嘆了一番,告訴陳棟,陳棟其實應該將自己的身份告訴這總督,有勳貴這個身份的話,這總督自然會對陳棟言聽計從,陳棟這是為家族增光的事情,沒有必要隱藏自己的身份。
陳棟聽到這話,嘆氣說:“李兄弟,非是我有意隱藏身份,只是我若是說了身份,反而不美。這或許是天意如此。”
李大牛勸陳棟不用灰心,或許不久之後,就會否極泰來,總督來找他,執行他的計策,讓狪賊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