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大牛這麼說,周霖鈴想了想說:“那麼我們必須要在太上皇駕崩之後就離開嗎?不能多待一段時間嗎?”
李大牛說自己也不知道,不過自己不相信太上皇所謂給自己的一個機會,太上皇這人君無戲言,他不駕崩自然沒有事情,駕崩之後,真的人死如燈滅,自己又沒有手詔,所以李大牛覺得聖人到時候一定會盡快讓自己帶他們進入到洞天之中。
周霖鈴詢問為什麼李大牛不願意成為引導者,讓這些技術傳下來,李大牛搖搖頭,說自己的確有這個想法,但是自己經過現在的事情,他改變了看法,這技術就算被虞朝得到,虞朝也不會想著用這個來利國利民,到時候或許因為這個,江山不穩,最後毀去那裡。
李大牛告訴周霖鈴,這科技向來是一把雙刃劍,李大牛認為如今虞朝得到這些,禍害遠勝獲利。他不知道前面引導者為什麼不願意引導,但是他是絕不會當這個引導者。
周霖鈴說這是上天給予李大牛的使命,多少人求都求不來,李大牛就這麼放棄了,難道不可惜嗎?
李大牛說這個雖然是上天的安排,但是上天明顯也不是讓自己做這個引導者,不然也不會讓自己缺失了最重要的一段記憶。
李大牛說如果自己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使命,那麼自己一定會當這個引導者,但是自己雖然知道了這件事,但是心思已經定了。
周霖鈴嘆了一口氣,說李大牛既然都這麼說了,那麼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李大牛看著周霖鈴,欲言又止。
周霖鈴看著李大牛,也是沒有說話,沉默在他們之間蔓延,他們不知道說什麼好。過了一刻鐘之後,周霖鈴對著李大牛說:“夫君,既然你和婉清是前世註定了,不如你們現在就離開吧。”
“霖玲,你說什麼話,我這一輩子就算死也不會拋開你,獨自一人去求生。”
“但是,但是妾身實在不忍心,這個孩子生下來之後,就獨自一人。”
李大牛說自己也不願意,但是聖人的心思他又能怎麼辦,扎木赫還有三十萬士卒,也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更別說李大牛沒有一兵一卒了。
周霖鈴嘆氣一聲,告訴李大牛,這件事她還需要多想想,李大牛說這件事的確很難決斷,自己又何嘗忍心如此,只是形勢比人強而已。
李大牛告訴周霖鈴,若是周霖鈴真的不願意放棄,那麼自己也會尊重周霖鈴的選擇,和周霖鈴一起呆在這裡,反正他們之間已經經歷過太多的磨難了,也不缺最後一場。
周霖鈴點點頭,讓李大牛先去陪著蘇婉清,自己這裡李大牛也幫不上什麼忙。
李大牛心想周霖鈴真的需要安靜想想,於是就先告退了。離開這裡,李大牛才鬆了一口氣,然後就有僕人來找李大牛,對李大牛說:“李大夫,千歲有請。”
李大牛點點頭,和這個僕人一起離開這裡,前去到奉王王府。到了王府之中,奉王也沒有講那些繁文縟節,所以李大牛很容易就見到了這位藩王了。
在簡單行禮之後,奉王發言了,讓四周的僕人先離開,然後接下來奉王對著李大牛說:“李大牛,這一次本藩來找你,是想問你一件事。”
李大牛自然是老套話了,說自己知道的話,一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奉王小聲詢問說:“那麼李大牛知道那位九**長的仙蹤何在嗎?”
李大牛聽到這話,心中明白奉王的打算,李大牛告訴奉王,奉王這真是不湊巧,九陰已經仙去了。
奉王臉上明顯露出了失望之色,不過奉王還是詢問李大牛:“就本藩所見,九**長鶴髮童顏,絲毫不像是抱恙在身,怎麼會這麼快就去了。”
李大牛自然還是用對付周山的說辭,對著奉王說:“千歲,知道九**長和小的有關係的,還有那位,小的前段時間離開,就是為了這件事。”
奉王聽到這個訊息,對著李大牛說:“本藩不相信,父皇對於皇叔他們,絕不會做這件事。”
李大牛說太上皇沒有逼著九陰駕鶴而去,李大牛將慶壽山的事情說了出來,然後對著奉王說:“千歲,這些話,不是小的能夠編造出來的吧。”
奉王聽了之後,心中自然是相信了幾分,畢竟這件事關係到武皇帝,對於武皇帝應答的事情,奉王知道只有天家才知道。
“其實他老人家沒有必要這樣,父皇當年對他的死已經耿耿於懷,如今能夠重遇,也是一件好事,他老人家為什麼不願意給父皇一個機會呢?”
李大牛說太上皇能給九陰機會,但是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