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高懸,殘星掛天。
齊雲山中,一對父子揹著行囊,打著火把,鬼鬼祟祟的在山中一處平地揮舞著鋤頭。
“阿爹,我聽里長說掘人墳墓,抓住要流放五百里,服力役十年。”憨頭的兒子一邊挖著一邊望著自己的父親。
父親沒有說話,繼續揮舞鋤頭。前幾天村裡的某小子突然發財了,他雖然對外說是撿了銀兩,但自己卻不相信,幾番設套,終於在那小子妻子那裡得知他是在此地無意撿到一塊玉佩,在城裡賣了才有了銀子。
他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心念一動,曾經在外面走南闖北的他,心中明白齊雲山作為大虞朝十大洞天,不少達官貴人的墓地埋在這裡。
心念動,就行動起來。
仔細打聽到撿玉的地點,就和兒子趁著夜色到了這裡。
兩人挖了沒有多久,就見一口薄木棺材。他用準備好的錘子和起子,將棺木釘撬開。
棺蓋開啟,入目的就是一個少年人那俊美的臉。
“阿爹,這是男子還是女子?”
月光照在少年人的臉上,更加增添這個少年的美麗。
“尊駕,生機所迫,見諒。”
他恭敬行禮,準備動手翻動屍體。
他手才伸進棺木,只見那屍體睜開眼,對著他溫柔一笑。
啊!
慘叫聲迴盪整個齊雲山,如猿涕,似鬼哭。
賢賀府天定城姚家村,一個講書先生設案在一株大樹下,一群孩子或坐地上,或坐樹上。在孩子後面是一群農夫,此時豔陽高照,他們前來樹蔭下乘涼。
“人世繁華轉眼空,仙愚與貴賤,化清風。縱然聰敏可憐童,匆匆匆,頃刻變蒼翁。未若證神通,來去皆自在,向天宮。莫疑,當駕四青驄,紅塵棄,勝負談笑中。”
“列位看官,可知這首《小寒山》是何人所做?這首詞乃是安國公大司農汪文忠先生所做。話說天定初年,太祖高皇帝御極,天下平定,四方無事。忽一日,設朝聚集文武兩班,三司四妃。諸位大臣奏議完畢。班中突出一人,紫袍金授,見帝不拜,啟奏曰:“吾皇萬歲,臣看如今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一日十瑞,百姓昭穆,萬邦協和。臣欲慕道修行,還請吾皇乞骸。”
“卿為何要去山中修道。”高祖問曰。
汪先生回曰:“臣有十怕,故要進入深山修行。”
“朕帶卿不薄,總攝百官,列土封侯,劍履進殿,見帝不拜,何有十怕?且說來於朕聽?”
“赦臣之罪,方敢啟齒。”
“朕赦之。”
“聽臣所說。有詩為證。”
“一,怕火院鎖牢纏。
二,怕家眷收煎熬。
三,怕病患纏身體。
四,怕有病服藥亡。
五,怕有難哭黃天。
六,怕氣斷身亡死。
七,怕採木花棺桲
八,怕牢中訴冤難
九,怕身葬荒郊外。
十,怕大虞律上亡。”
高祖寬之:“愛卿多慮,朕賜你丹書鐵券,指山河為誓,以日月為盟,卿之後代與皇家共治天下。”
“吾皇曾許諾大司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光不死,見刀兵不死,見男兒不死。這五不死猶在耳畔,而大司衡已經命歸九泉,國滅土收!”
“既然愛卿執意如此,那麼朕也不在阻擾。不知道愛卿要何處仙山修行?”
“臣有詩為證:放我修行拂袖還,朝遊丹峰臥蒼田。
渴飲長生不老酒,飢餐龍虎紫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