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反應過來,心想皇帝病重的時候喜樂無常,自然是遠遠離開比較好。
“哈哈,這可以算的上這百年最大的一場大戰了,可惜你父親不來,錯過這一場大事。”周山笑著說,少將軍嘆氣說:“這的確是一場大戰,扎木赫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我已經得到玄武司的情報,此人每次身先士卒,悍不畏死,最重要的是他還有三百親兵,這些親兵跟著他幾次作亂,已經看破生死,可以說銳不可當。”
少將軍說到這裡,想到一件事說:“父帥在我來的時候,說到夢到了京城一戰,夢到了武英將軍率領三千親兵衝殺我軍大陣,斬將十四。父帥擔心我會成為那十四人之一,讓我好生小心。”
郡主神色有些難看了,勉強笑著說:“少將軍多心了,區區一土人,不過流賊而已,豈能和武英將軍相提並論。”
李大牛聽到這話,倒是很好奇這武英將軍當年是多麼厲害,這都百年過去了,虞朝人還是對這位前朝的將軍懼怕。
少將軍也覺得將話題帶偏了,勉強一笑的說:“郡主說的是,扎木赫再厲害,也不過一隻狼,等到大司衡到了,玉衡、天權兩軍也到了。區區一隻狼,難道還能留著命過年嗎?”
大家都笑了起來,只不過笑容不是太自然而已。
少將軍和眾人聊了一會兒,然後讓他也出來一趟,李大牛和少將軍到了一件房子,少將軍對著他說:“這一次,大牛你有什麼想法,你不用瞞我,你這人鬼點子很多,我和父帥說了你的事情之後,父帥說我不如你聰慧,這一次到來,還要聽你的意見。”
李大牛看了看少將軍,然後想了想說:“少將軍,今天我說的事情,你可不能告訴其他人。”
少將軍點點頭說:“我父親也說了,你是太子要的人,不能表現的太早,被有心人盯上,你放心就是了。”
李大牛告訴少將軍自己的想法,少將軍聽了之後,笑著說:“你果然和我父親想的不錯,父親說這叫請君入甕,現在也是冬季了,這平原的糧食也收完了,四周沒有什麼可以伏的人,到那時候只能硬碰硬,十五萬禁軍,還有四萬府軍,就算不要廂軍協助也可以將此人吃下了。”
李大牛說總督不會同意的,這畢竟丟失了大量的土地,就算勝利了,總督也會被免職,而且這樣的勝利表面上不太漂亮。
少將軍冷笑地說:“這場戰爭可不是聽他一個總督的了,只要平妃娘娘同意就行。其實我父親擔心的是平妃娘娘,平妃娘娘心地過於仁慈,若是青蘿郡主來的話,父親也來了,父親不想見到平妃,他說平妃的確是用兵奇才,但是慈不掌兵。”
李大牛心想著將別人全族都滅的,別說平妃一個女子了,就算普通人也於心不忍,這不是三十萬數字,而是三十多萬人命,就算殺了,日後想起來難道不會愧疚嗎?
李大牛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多說什麼,詢問少將軍,現在軍中的意見是不是要將土人一網打盡。
少將軍點點頭,平靜的說:“嗯,有傳言,平妃這次南下,就是為了阻止這個的,於是大家都想快速勝利,免得平妃誤事。”
李大牛說以平妃的智慧,應該明白輕重,這一次還是等平妃來再做決定,詢問平妃的意見在進軍。
李大牛倒不是覺得平妃會誤事,而是擔心這邊缺一個主心骨,剛才周山就已經隱約說,這參加的高官太多,兩位國公肯定不會聽從總理大人的,兩位行軍都元帥按照虞朝的規定,只聽命平妃,大司衡來了未必指揮的動。
至於名義上最高的奉王,壓根就指揮不了任何一個人,就連總督都不會聽從的,這人倒是多,卻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政。
唯一能夠壓下他們就是平妃,畢竟平妃才是真的替天子掌征伐。
李大牛沒有將自己的擔心說出來,因為少將軍肯定不信,畢竟這幾人都有賢名,都是聰明人,絕不會犯這種錯誤。
然而事實上,往往幾個聰明人湊在一起,又沒有主心骨的話,就會壞了大事。
少將軍對著他說:“到時候肯定會讓平妃收下這功勞的,現在奏章都已經先稟告平妃了,不過平妃似乎也明白我們的意思,行程很緩慢,大司衡已經到了東南府,而平妃還在南直隸,似乎也在等我們平定亂賊之後,再到東南府。”
李大牛倒是不覺得會是這樣,平妃行進這麼慢一定有自己的考量,不能憑藉常理推斷,若是平妃想要阻止的話,應該快馬加鞭的到來,平妃可不怕得罪人。
這群人官員雖然是朝廷告官,但是在平妃面前不過就是下屬,說不好聽一點就是家奴,這哪有主人會擔心僕人有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