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火畢竟是無根之火,等火滅了,又要繼續攻城了。
這時候羽箭穿空,虞朝的弓箭如同不要錢一樣,往地上宣洩著,在城牆上,青蘿公主也採取了三段上弩法。
弩箭手分為三排,這第一排負責射箭,第二排負責傳遞,第三排裝箭。
當然這樣有效率很多,不過一般城牆上不會這樣,因為需要很寬的位置,基本三排人將過道都給擋住了。
因此虞朝就只有最北面的城牆上這麼做,因為那邊攻擊比較弱,李繼虞的大部隊主要是南面進攻。
但是南邊因為這一場大火,導致了李繼虞的軍隊不敢大規模衝鋒,免得被這樣燒一次。
雖然運氣好未必會死,但是燒死的感覺還有對火焰的恐懼,讓他們下意識的分散開來。
攻城就是要一波衝鋒,這樣才能在密密麻麻的箭雨之中衝過去,這樣小規模的衝鋒,不過是虞朝的靶子而已。
當傍晚的時候,李繼虞鳴金收兵,今天他就損失了上萬士卒。這個損失,是他不太能接受的,尤其是城牆都沒有爬上去。
李繼虞對著李金星說:“一定要攻下這城嗎?我認為還是要分兵,去他縣城,這裡留下十萬就是了。”
李金星說去其他地方也沒有辦法,李繼虞說三十萬人呆在這裡,沒有多大作用,除了多些人吃飯,沒有其他用處。
這一次李金星看著李繼虞不太和善的眼神,對著李繼虞說:“那麼是大王你駐紮在這裡,還是我去攻打附近縣城呢?”
李繼虞說他親自率兵離開這裡,他準備前去攻打永保縣,他得知了,永保縣的全是降兵,自己前去,要開啟局面不是什麼難事。
聽到這話,李金星點點頭,若是能攻打下永保縣的話,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因此第二天,李繼虞帶著四犬離開這裡,帶走了二十萬大軍,前去攻打其他縣城,賺取糧食。
但是青蘿郡主早就預料到這一點,只是給這些人留了三個月的口糧,而且還給了銀子,寫了欠條,說到時候他們可以用低價從衙門那裡買回來。
當然這件事的,青蘿郡主沒有強迫,只是告訴這些人,若是李繼虞收回了縣城,他們的糧食可就保不住了。
李繼虞他們先攻打長久縣,這說攻打也不恰當,李繼虞的大軍進入到長久縣,這一群人再一次喜迎王師了,畢竟虞朝沒有在這裡駐守士兵,武器和羽箭都已經全都運送到了永壽縣了。
李繼虞到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糧食問題,畢竟二十萬張口要吃飯,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解決的。
所以李繼虞找來了城中的糧商和員外,提出像他們借糧,但是這些人連虞朝都不願意借糧,更別說如今看著處在劣勢的李繼虞了,大家都推辭糧食被虞朝給借去了,他們也沒有多餘的糧食了。
而李繼虞自然不相信,這些人再三保證,李繼虞於是先放他們回去,接下來就讓周犰前去打聽情況,這一打聽得知城裡居民的確有一部分借糧給虞軍了,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
李繼虞得到這個訊息,自然十分生氣,他強忍怒氣,下令向全城借糧,李繼虞心想,這些糧食本來就是我送給你們的,你們自然要還給我,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除了少部分之外,大家都不願意借糧。
李繼虞計程車兵自然要吃飯,因此李繼虞先處置了那些借糧食給虞軍的,將他們抄家處斬,以示警戒,然後再次發出了借糧的告示。
李繼虞本來想著是殺雞儆猴,但是這卻讓城中的老百姓給惶恐起來,因為他們擔心自己借糧之後,虞朝回來之後,遷怒他們。
青蘿郡主這個血羅剎,在他們心中可是無惡不作的惡鬼,當時屠城起來,他們豈不是也白白死了。
李繼虞見第二次借糧也沒有多少人來支援,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挨家挨戶的借糧食,這借糧食是讓士兵自己去借,想要借多少就借多少。
這樣的舉動,自然鬧得全城沸騰,不少人反抗,最後死在刀槍之下,不過這樣借糧食的效率高了很多,原本送出去的糧食,也被他們成功收繳回來了。
這麼多糧食,足夠二十萬大軍吃上三個月了,李繼虞心想自己當初真是傻,為什麼要將這些糧食給分給這些人。
如今有了糧食,李繼虞留下來了崔犯鎮守這裡,畢竟這裡是糧倉,李繼虞自己帶著十七萬繼續前進,不過這一次到了善治縣,李繼虞遇到了抵抗,抵抗的原因很簡單,李繼虞部隊在長久縣的所作所為已經傳到了這邊來了。
在逃來人和四聖司的宣傳下,李繼虞再也不是什麼義軍,而是流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