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榮貴說未必,府軍人多,追擊的人也應該很多,他認為這一次戰敗是因為兩個嚴重的問題,一個是因為沒有先一步佔領天倉鎮,丟掉了先機,若是他們先去佔領,府軍跟上,三萬人足夠在天倉鎮修建好防禦工事,應戰李軍。
鄭教頭說對面人多,他們守不住多久的。曾榮貴說那就未必了,因為他們斷了李軍的糧道,李軍最開始會發起猛攻,他們只要支撐住,那麼李軍自然會潰敗,到時候就算不能乘勝追擊,也可以解圍。
鄭教頭想了想說,告訴曾榮貴是這個道理,曾榮貴說這就是爭先失敗,讓敵人先搶佔了先機,所以才會這麼被動。
其次就是在失去先機,沒有探查,不知道李軍已經到了天倉鎮,當時若是早知道,就應該南下,不應該前去解圍,而是帶著大軍南下,攻打李繼虞所佔領的四個縣城,他們要牽著李繼虞的鼻子走,而不是傻乎乎的衝李繼虞的包圍網。
“那麼若是地寧城丟了,那應該怎麼辦?”
“丟了就丟了,這打戰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應該縱觀全域性,這地寧城的人從賊的少,李繼虞得到了也是得不償失,我們收拾到這四座縣城需要多少時間,等我們在殺回來,李繼虞還沒有將城牆修好。”
曾榮貴說到這裡,告訴鄭教頭說:“李賊久攻不下,士氣不振,到時候我軍屢戰屢勝,士氣正旺,擊敗他們就如同今日他們擊敗我們一樣。”
鄭教頭見曾榮貴說的頭頭是道,對著曾榮貴說:“沒有想到,榮貴,你還懂這些。”
“這些都是我每天想的,想要在戰場上天活下去,就要明白如何怎麼打勝仗,若是天天打這種敗仗,幾百條命都不夠用。”
鄭教頭說是,他們也是運氣好,但是這樣的運氣又有幾次呢?
曾榮貴他們修整了七天,就得到了訊息,青蘿郡主已經到了武涼府最東邊的武定城了,要召集這些殘兵敗將,整合在一起。
曾榮貴他們是五月二十二到了武定城,武定城這時候士兵雲集,隴右府的廂軍還有貞國公的府軍也被調集前來了。
不過這些士兵曾榮貴看了也搖頭,認為這些士兵也是不中用的。
這些士兵站姿都不標準,目光中也都是畏懼之色,很明顯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了。
天樞軍到了之後,出乎所以的預料,是青蘿郡主親自在城門迎接他們。
青蘿郡主看到他們的時候,點點頭,天樞將軍有一些受寵如驚,天樞將軍等軍隊入城之後,青蘿郡主也親自來一一探望。
按照青蘿郡主的說法,他們是唯一在那一次大敗之後,能夠成建制撤退的。
和青蘿郡主到的,還有玉衡將軍,玉衡將軍看著天樞將軍的時候,連忙說那天是他親信膽小,想要逃跑,約束不利,所以才會有那種事情發生。
玉衡將軍的話,大家都知道是託詞,反正玉衡軍已經全軍覆沒了,玉衡將軍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接下來青蘿郡主讓大敗的將士圍在一起,詢問他們這一次為什麼大敗,玉衡將軍自然站起身來,說都怪自己沒有約束自己,造成了潰敗,他這道歉,字裡行間,都有一種無奈,好像是自己都是不情願的,全是屬下的錯。
青蘿郡主聽了之後,只是冷漠說了一聲是,她看向四周,這時候曾榮貴站起身來,將自己的看法說出來。
青蘿郡主等他說完之後,對著曾榮貴說:“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天樞軍百夫長曾榮貴。”
“曾榮貴你說的不錯,這一場大敗是我們被他們牽著鼻子走,這怎麼能夠勝利。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將帥不和,這一戰,沒有一個真正能說一不二的人,從今日之後,誰要是不聽本帥的命令,定斬不饒。”
青蘿郡主看著四周,主要是兩位行軍都元帥,這兩位都是敗軍之將,也不敢再說什麼。
青蘿郡主讓他們先修整,然後回到了自己的帥帳之中,召開了軍議。
在帥帳之中,青蘿郡主指著地圖說:“進入益安府的三條要道,我已經讓益安府總督嚴密把守了,李逆如今也沒有南進益安府的打算,如今武涼府南部二十三縣,全數落入李逆手中,李逆號稱百萬。”青蘿郡主說到這裡,看著眾人凝重的神情,再次開口說:“當然他們沒有肯定沒有百萬,但是三十萬以上是有的。”
青蘿郡主畫了一圈,繼續說:“我們這裡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三萬人,敵我懸殊太大,所以如今不能在硬碰硬。”
大家都點頭,對於這個決定,他們是支援的,包括隴右府總督和貞國公。
青蘿郡主看著他們點頭,心中對讓他們有一些失望,但是這些人畏懼李軍,這也是一件好事,免得到時候,輕率出動,壞了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