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準備的時候,夷族的軍隊沒有進攻,這不過是先頭部隊,守將看到了這個情況,於是讓城裡幾百位騎兵準備好,出去衝殺,一是挫敗一下敵人的銳氣,二是讓關內計程車兵能夠振奮起來。
曾榮貴他們雖然主動請纓,但是被拒絕了,理由還是他們是新兵,而且不會騎馬。
在騎兵離開城門之後,曾榮貴站在了城牆上,看著騎兵呼嘯的衝向了遠處的夷族陣地,夷族這是沒有反應過來,他們其實和虞朝計程車卒一樣,沒有多少戰鬥經驗,也沒有多少訓練,他們能夠幾次勝利,不過是因為他們有一戰的勇氣而已。
他們也不知道如何應對騎兵的衝鋒,他們還如同以前一樣,拿起武器衝向前,準備再一次擊潰虞朝的騎兵。
這自然是突然武功的,虞朝的騎士不用多餘的動作,就是夾緊手中的馬槍,然後彎曲身體,接下來就是一串一串的。
這人的勇氣來的快,去的也快,他們看到自己的隊友衝上去,卻是被敵人一槍一個,於是自然不敢衝鋒了。
這幾百位騎士也沒有趁著勝利追擊,他們也是新兵蛋子,他們心中的緊張不比夷族的人少,在衝刺結束,夷族沒有形成包圍的時候,他們打馬而還。
夷族的防線太厚了,他們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是也穿透不了,他們在接受訓練的時候就被告知了,騎兵若是不能穿透防線,就要在被包圍之前撤離,否則到時候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他們打馬而還,夷族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但是這幾天的戰鬥,讓他們有了一種想法,虞朝退,就是他們進的時候,於是他們也開始跑動起來。
守將看著夷族士兵散亂的追擊,於是親自吹號角,讓人打旗語,騎士們看到之後,調轉馬頭,開始了第二次衝鋒。
第二次衝鋒更加容易,畢竟夷族士兵已經是散開的,他們無需擔心自己扎入到對方人群之中。
他們在衝刺結束之後,可以接著衝勁繞圈,再次回去。
守將沒有讓他們第三次衝鋒,因為這段時間,夷族大隊已經到了。
守將讓弓箭手準備,在騎兵全都跑入一百步之內,守將讓士兵放箭。
虞朝的弓箭手雖然不如以前了,但是這亂箭之下,那些追擊來計程車兵也只能死路一條。
虞朝弓箭手輪流放箭,夷族計程車兵倒下了一批又一批。碧馬關作為虞朝的戰略要地,羽箭多的是,絲毫不用在乎。
曾榮貴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那就是從武庫裡面將成捆成捆的箭裝入箭袋之中,然後每人提著五六個箭袋放在弓箭手的旁邊,方便弓箭手使用。
曾榮貴看著弓箭手不斷的拉弓放箭,中箭的敵人倒地,他心中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學會射箭,這才是百兵之王。
守將也沒有擔心,這一些夷族沒有攻城器械,想要攻上來,那就是痴線妄想,所以他堅信,今天一定不會出事。
果然,在留下不少屍體之後,夷族就撤退了,沒有盾牌,少量穿著藤甲的他們,比起土司時候更加衰落他們,又如何能攻打下這裡。
在他們退後之後,守將讓弓箭手下去休息,而曾榮貴他們站立在城頭,這樣既可以盯著夷族的方向,也讓夷族的人誤以為,城牆上還是弓箭手在。
他們站在城牆上,大家看著下面哀嚎,心中沒有恐懼是不可能的,這些受傷計程車卒,如今已經只能等待死亡,畢竟跑不了的他們,也沒有人能來救他們了。
夕陽西下,曾榮貴看著如血江山,這一刻鐘,他才明白,一刀一槍的真正含義。
但是他沒有畏懼,他握緊了手中的木杆,他知道,這才是機會,自己只要能活下來,就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夕陽落下,夷族營地那邊傳來了裊裊炊煙,守將告訴他們,現在可以放心了,畢竟夷族士兵也是要休息的,而且沒有攻城器械的他們,是不可能上城牆的。
曾榮貴他們走下去生火做飯,他們如今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在什麼地方,這二關是否能夠守得住,他們還在懷疑。
曾榮貴是一夜無眠,大多數都是如此,恐懼,興奮讓他們無法入睡。
第二天,他們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訊息,順國公的府軍動了,在當年孝直太后蕩山大敗之後,逃回景明城之後,水家就一直抬不起頭來,於是就在自己封地待著,一直沒有什麼表現。
就算這一次,順國公也沒有和文國公一起,前來二關,順國公的理由是聖人沒有下詔,他們不能隨便行動。
這一次順國公待著府軍來支援二關,自然是平妃的意思,平妃沒有想到自己嚴令文國公他們嚴守二關,他們卻跑去攻打景明城,幸運是順國公沒有動,因此連忙他們前去支援二關。
守將告訴他們順國公他們正在全力行軍,最早後天早上就可以進入到二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