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鄉紳聽到了這話,也開口說:“不錯,不錯,林公子乃是活菩薩,大善人,仁義為本,一定願意玉成這件事。”
“這一次承蒙林公子大恩,日後我等一定為林公子立生祠,早晚三炷香,為林公子你祈福。”
“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今林公子救了我等,日後子子孫孫,錦帽貂裘,富貴綿長。”
林泉聽著這些人的話,冷漠地說:“是嗎諸位,我且問你們,你們有的是中過舉的,就算沒有出身,也是讀過書的。”
這些士紳沉默了,林泉繼續說:“我若是沒有記錯,某人家中還有貞節牌坊,是自己母親守節多年換來的。”
其中一個士紳低下了頭,林泉看著那個士紳:“所謂上行下效,你母親能守節,而你這個當兒子的,如今正是節的時候,為什麼要離開。”
“諸位,你們讓他們守節的時候,可是大義凜然,若是那人不從,你們還會動用私刑。這些事情,你們真的當林某不知道嗎”
“既然你們能讓孀婦守節,為什麼不能讓自己守節,難道朝廷養士多年,不如養一個婦人嗎”
士紳聽到這話,多數羞愧的低下頭,而一個不信邪計程車紳說:“這守節是守節,兵燹是兵燹,林公子,這兩者豈能混為一談。林公子,你也別說這些有的沒得了,你就給我們一個準信,是放還是不放。”
林泉聽到這話,對著士紳說:“放,自然放,不過你們所有東西都不能帶走,你們的出身,家財,僕人都要給本公子留下。”
“林泉,你一個罪人,怎麼敢奪去我們的出身。”
“林公子不可以,本官可以,讓人傳教諭來,如同林公子說的,今日離開此地的縉紳,一律剝去出身,成為白丁。”
知縣經過林泉一番呵斥之後,天人交戰之後,知道自己無法離開這裡了,於是也一條心跟著林泉走到底。
如今這些鄉紳不知好歹,他們非要離開,弄的人心大亂,想到到時候城失守,自己只有死節,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你,你,你敢。我們要去知府那你參你一本。”
“哼,如今本官是否能活到那一天還未可知,你們願意參就參。”
林泉看著其中憤憤不平的鄉紳,也懶得廢話,帶著士卒走了過去,然後將那人從馬車上拉了下來,然後衣帽給脫下來,讓僕人將自己麻布衣服給這個鄉紳換上,對著鄉紳說:“你可以你走了。”
“這,這還沒有王法了。”
“王法你若是覺得不服,可以去聖人那裡參我一本,若是我那時候還沒有死的話,聖人儘管責罰就是了。”
林泉請車上的女眷下來,讓她們走路,這馬車如今要留在這裡了。
女眷還能說什麼,只能戰戰兢兢下來,林泉對著僕人說:“你們願意離開的就離開,不過只能帶一日糧食,若是願意留下的,那麼你們就是自由身了。”
僕人想的就是如何擺脫賤籍,林泉這話正好符合他們心意。而且如今鄉紳的錢糧都被林泉給壓下來了,他們也只有一日的糧食,到了外面,也只有餓死的一條路,不如留在城中。
林泉將不服的鄉紳就這麼粗暴的趕走,剩下的鄉紳說自己被感悟了,誠心悔改,願意留守城中,成大義,以死明志。
林泉見他們這樣,讓他們回去,然後派遣師爺去查賬,將他們錢糧登記造冊,這些都是朝廷臨時借用的,到時候,他們可以憑藉借據,去知府那裡討要。
眾鄉紳還能說什麼,如今林泉大權在握,他說什麼是什麼了。
不少鄉紳,指望那些離開的鄉紳能夠到了其他縣,藉助驛館,將這個訊息稟告給知府,讓知府為他們做主。
林泉也不理會這些鄉紳,對於那些執意要離開的平民,錢銀沒有要,糧食都留下,一律由衙門開出借據,讓他們去其他縣城。
大多數人留戀故土,不願意離開,兩天之中,只有五六百人離開。
在他們離開之後,他們的房子也就被當做木料了,城中不少青壯年,在城外的軍營接受訓練。
林泉這一次不是製造木牆了,而是開始製造箭矢,雖然南通城如今有五萬支箭矢,但是這明顯不夠,林泉心想最少要二十萬才好。
林泉也讓其他縣城支援,這二月二十二號,第一支支援隊伍到了,只有三百人,不過帶了五十石的糧食,又有一些箭矢。
至於雷震子,也就兩輛。林泉詢問才知道,其他縣城基本都是消極怠工,沒有將製造雷震子當一回事,畢竟他們想著,這攻佔蕩山又不用這個,等到蕩山八柱被打下來,在加急製造也沒有事情。
林泉聽到這個訊息,只能說著該死,該死。
但是有兩輛總比沒有好,林泉只能指望到時候有縣城能送來十輛。
接下來的三天,支援到了,一共來了四千廂軍,送來米糧五百多石,箭矢六萬支,不過雷震子一共才十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