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對於這個沒有意外,他們若是還不能剿滅魏逆,丟官是肯定的,能夠保住性命就聖人的仁慈了。
林泉一行人沒有多待,告知總督將兵力集結在胭脂山附近的縣城,就前去了胭脂山附近的安陽城。
這安陽城倒是幽燕府的大城,畢竟胭脂山來的貨物,都要集中在這裡。
胭脂山三大特產,貂皮人參烏拉草。
貂皮人參是主要用來交易,而烏拉草卻是用來生活用的,這個草編織的物品,比較耐寒,是胭脂山附近窮人活命的寶物。
林泉進入安陽城,知縣早就安排好宅邸了,六皇子和林泉的宅邸相鄰,都是當地士紳的,這些士紳聽說是給林泉和六皇子居住,也就不敢廢話,自己一家人搬出去,將僕人給留下來。
林泉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和袁麗華去安陽城逛了。
這安陽城不大,只有四橫四縱的大道,這些主道上,都是商家在那裡賣著東西。
林泉也看到針女族,這些人穿著獸衣,上面都有精美的花紋。
袁麗華詢問林泉,為什麼他們叫做針女族。
林泉說這個族,他們以女王為尊,男性地位不高,以前被叫做女兒國,後來因為這些女子針線功夫十分了得,她們繡的織品,比起中原也不遜色,於是被稱作針女。
“女王?”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狄人先打敗了他們,然後又是魏武帝在這裡設立幽燕府,到了國朝,繼續設立府縣,現在針女族只有族長,沒有女王了。”
林泉說著,對著袁麗華說“你看,那個男子是不是跟在女子後面,如同一個僕人。”
袁麗華看了一下,果然一個男子揹著物品,跟在一個女子後面,神態恭敬,真的像是一個家奴一樣。
袁麗華搖頭表示不太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林泉笑著說“這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天下之大,如國朝這邊禮樂而化,天下為一的,畢竟很少。我聽阿學禮說過,在他們西國,各地風俗不同,如同中原這麼大的地方,竟然同風同俗,他表示可思議。”
“這個阿學禮是什麼人?”
“他是西方的大和尚,在他們門派之中,他也算是博學的人,安太后很喜歡瞭解這些,於是將他留在宮中,傳授皇親之間西方的學問,我在修集註的時候,曾經遇見過幾次,和他談論了一下。”
林泉說到這裡,對著袁麗華說“麗華,不得不說,中西聖人都是一般心,那西方的和尚,他們也有六藝之學?不過他們學的和我們不同,他們有七門。”
“哪七門呢?”
“文學、修辭學、因明學、術數、幾何、天文、樂律。”
“修辭學是什麼?”
“這麼說來,他們要學的很多了?”
林泉說是的,告訴袁麗華,文泉閣的學士,很多都佩服阿學禮的博學。
尤其是欽天監的人,幾次都在阿學禮上面吃虧。
“阿學禮他們翻譯了一本,叫做幾何原本的,這書真是數術之精華,若不是研究數術的人,基本很難看懂。”
林泉說自己當初了看一眼,覺得頭大,然後還有天文學上方面,如何計算七曜,林泉說那些字單獨出來他都看得懂,組合起來,就如同看天書一樣。
“這易有數術之學,而歷代不注重,若是以他們西國的術數來看,這數術之學,也是一門大學問。”
林泉這說著,不注意撞到了一個人,那人看著林泉,不由一笑,對著林泉說“這位相公,你沒事吧。”
林泉一看,這人眼熟,仔細一看,尋思了一下,還是沒有想過在什麼地方見過這人。
“這位相公,真是對不住了,剛才小老兒走路沒有看路,撞了閣下,實在有愧,若是閣下不嫌棄的話,小老兒願意請相公去附近用膳,算作賠償。”
林泉原本想說不用,但是心中隱約有了一個預感,於是對這人說“那就有勞老丈了,不知道老丈怎麼稱呼?”
“我叫吳欺人。”
林泉說了一聲好名字,然後和吳欺人一起到了附近的一個酒家,等坐下之後,小二走過來,這個吳欺人對著小二說“將你們店裡拿手的都遞上來就是了。”
小二一看林泉儀態不凡,認為大主顧來了,連忙說好嘞,然後前去安排飯菜。
吳欺人這在上菜的時候,一直表示自己的歉意,林泉也說不用。
“不知道這位相公怎麼稱呼?”
“我姓梅,叫做好詩,女子好,詩賦的詩。”
吳欺人聽到這個名字,笑著說“喜好詩賦,梅相公,你真是一個雅人。”
“什麼雅人不雅人,如今還是一個窮酸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