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永和這個知縣寒暄了幾句,然後離開這裡。
回到客棧之中,劉思永詢問了一下小二等人,關於這個知縣的事情,小二這些人吞吞吐吐,不願意討論。
劉思永自然沒有多問,等到第二天天大亮之後,前去看看知縣是否賑濟。
這個知縣倒是按照允諾的情況,在中午時候開始賑濟。
不過這個賑濟的稀飯也的確太稀了,清湯寡水,這一人一碗,看不到幾顆米。這與其說是稀飯,不如說是米湯。
劉思永自然不滿,等到賑濟結束之後,打聽之下,聽說只賑濟這有這一次,劉思永更加不悅了,自己一百兩銀子,就這麼就算用了。
就今天這點花費,連一百文都不到,劉思永覺得知縣可以吃,但是吃這麼多,實在太過分了。
劉思永找到捕快,讓他們去稟告知縣,說自己有些事情要見知縣。
捕快支支吾吾說了一陣,最後在一塊碎銀下,然後前去稟告知縣。
捕快回來見到他,帶著他到了後堂,進入到後堂之中,劉思永等了接近一個時辰,知縣才到來。
雙方行禮之後,劉思永詢問說“縣尊,請問這就算賑濟完畢了嗎?”
“是呀,林大善人,你不是也在一旁看著嗎?”
見知縣一臉平靜的樣子,劉思永忍不住生氣地說“可是縣尊,這是否少了一點?山人可是拿了一百兩銀子?”
“林大善人,你的心思,本縣還不清楚嗎?”知縣悠哉品了一口香茗,這話倒是讓劉思永好奇起來,詢問說“山人不明白,還請老爺明示。”
“林大善人,你的根底真當本府不知道嗎?”知縣饒有趣味地看著劉思永,見劉思永還是疑惑的樣子,繼續說“林大善人,自古以來,還有遊走天下的善人嗎?若是林大善人你是一個大善人,就應該安居鄉土,而不是四處亂走。想必林大善人你是一個沒有跟腳的人,這賑濟不過博一個善名而已。這件事,書籍上屢載不鮮了。”
劉思永聽到這話,忍不住笑著說;“這麼說來,林某還要感謝縣尊了?”
“所謂花錢免災,林大善人,你要善名,這善名已經給你了,你若是還要其他的,那麼本官就只能說貪得無厭,神人共棄了。”
劉思永聽到這話,忍不住一笑,再次拿出一張銀票,對著知縣說“原來如此,那麼還請縣尊老爺再一次賑濟流民了。”
知縣讓僕人收下銀票之後,對著劉思永說“這賑濟難了,本縣已經說了,不在賑濟災民了。”
“那麼這就算林某給大人的一點心意,大人,這下林某不會再神人共棄了吧。”
“林大善人如此善行善德,自有蒼天庇佑,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日後林大善人自然多福多壽。”
劉思永說不敢,寒暄離開這裡。
回到客棧之後,劉思永也收拾了行囊,拿出一張銀票,告訴小二說“既然知縣不允許賑濟,那麼以後乞丐來你們吃東西,全都記在我的賬上,等我從景明城回來,再來結賬。”
“大善人,你老放心,這人心都是肉長的,誰見到他們不可憐一番,只是大家有心無力,想你這種做善事的,我們自然也會幫。”
劉思永沒有說什麼,第二天就騎著馬離開這裡,前去景明城。
這也算不巧,他去景明城的時候,襄國公等人已經離開景明城,前去麗水縣了,劉思永也不準備暴露身份,前去麗水城。
到了麗水附近,天降大雨,劉思永使出找了一下,看到了一間廟宇,於是躲進去。
進入這水神廟,劉思永看到了一對夫妻,這男的佩著劍,女子帶著兩把刀,想必是武林人士。
劉思永恭敬行禮說“兩位,不知道小生是否可以進來躲雨。”
女子看了看男子,男子見劉思永沒有攜帶兵器,又是一副斯文的樣子,於是點點頭,說“我和內子也是才到了這裡,這位相公,無須多禮。”
劉思永進來坐下之後,聽到了鈴鐺聲音,不一會兒,一個赤腳醫生拿著虎撐進入廟中,郎中徑直走了進來,笑眯眯地看著這男女。
女子被郎中的目光看的生厭了,對郎中說“尤那漢子,你看什麼?”
“小娘子見諒,想必兩位是新婚夫妻吧。”
“是又如何,不是有如何?”
“老夫是替你們擔心,如此世道,賢伉儷二人走上江湖上,萬一除了什麼事情,豈不是悔之晚矣。”
女子厭惡地說“此事無須你多心,我們既然敢行走江湖,自然有行走江湖的本事。”
郎中嘿嘿一笑,對女子說“小娘子,小老兒也是一番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