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曦看著陳菁菁,對著陳菁菁說“這位姑娘,你也姓陳嗎?”
陳菁菁聽到這話,倒是好奇看著武曦,詢問武曦是怎麼知道的。
武曦歪著頭,沒有回答,陳菁菁走上前,準備捏武曦臉的時候,武曦往後退了一步,陳菁菁見這個樣子,只能一笑,然後將粥遞給劉思永。
劉思永喝完粥,武曦對著劉思永說“劉大哥,走吧,我們去藏經閣看看。”
劉思永無法,只好和武曦到了藏經閣前,這果然不出意外的被看守藏經閣的弟子給攔了下來。
“兩位,請止步,此事本觀禁地,還請兩位施主見諒。”
劉思永看著武曦,對武曦說“如何?我們進不去,還是先走吧。”
這時候武曦拿出一塊令牌,對著飛雲弟子說;“和靖散人已經同意了,你們可以放我們進去了吧。”
弟子驗了一下腰牌,然後一個弟子前去確認,過了不久,這個弟子回來,點點頭說“的確是掌門同意的,兩位請吧。”
劉思永和武曦進入藏經閣之類,這個藏經閣的書不算多,而且基本都是道書。
劉思永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等待武曦找好書。
武曦很快就拿著一本書走了過來,劉思永看了一下,發現這本書竟然不是道書,書名叫做《洪範正鑑》。
劉思永見到這書名,好奇詢問說“真是奇怪了,沒有想到你竟然會在這裡找到這麼一本書。”
“這不是我找到的,而是我母親要我找的,說起來,劉大哥,你可知道雙鑑樓。”
劉思永點點頭,這個是一個藏書樓,據說藏書十餘萬卷,是虞朝初年最大的藏書樓。
“這雙鑑樓得名就是因為他有一本宋版通鑑,陳本通鑑,所以叫雙鑑。”
“嗯,在垂憲年間,這個雙鑑樓含義了變化,其中就是收了這本洪範正鑑。”
劉思永想了很久,記得自己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不由好奇說“小兄弟,請恕我寡聞,這洪範正鑑,似乎不見於典籍。”
“因為這書是一個抄本,是宋太宗寫的,只是在皇家流傳,後來流傳到民間,幾經轉手,被藏在雙鑑樓之中。這世上,只有這麼一本書,後來雙鑑樓主人見自己兒子守不住這家業,於是將這書送給了和靖散人,以酬謝和靖散人。”
劉思永聽到這話,不由好奇詢問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當今聖人修撰大典,廣開獻書,雙鑑樓主人的兒子獻上了六百套珍本,於是聖人賞賜了他了一個小官,在這套書裡沒有洪範正鑑,陰大學士於是就問這人,最後知道此書到了飛雲宗。這一次我母親讓我來此地,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拿到這本書。”
武曦說完,劉思永覺得奇怪,這武曦未免知道的太多了吧,於是對武曦說“這件事想必知道的人不太多吧。”
“是不多,我母親也是無意之中知道的。”
劉思永見武曦不願意多回答,詢問武曦怎麼將這書帶走,不可能就這麼不告而取。
“可以謄抄,這附近有紙筆,到時候抄一份,那給我母后就可以了。”
劉思永看著武曦將筆墨紙硯放在自己面前,苦笑一聲說“原來你是讓我來抄寫呀。”
“我向來看這些書犯困,有勞劉大哥你了。”
看著武曦可愛的樣子,劉思永只好幫武曦抄書。
而武曦自己,拿了一本南華真經,在那裡津津有味的看著。
這洪範正鑑不長,不過四五千字,劉思永抄了兩個時辰,就差不多抄好了,劉思永接下來比對了一下,發現沒有傳抄錯誤,於是就在紙旁邊標註頁碼,免得到時候錯亂顛倒。
劉思永弄好之後,對著武曦說‘好了,你要我幫忙的事情我也已經幫了,現在我有一件事想要問你。’
“什麼事情?劉大哥你說就是了。”
“你覺得南華真經有什麼好看的?”劉思永心想以武曦這個年齡,想看懂南華真經,那就是痴人說夢了。
武曦放下手中的書,對著劉思永說;“不知道,就是看著挺有趣的。”
“既然不知道,哪有什麼趣味?”
“不知道才有趣味,莊子不是這麼想的嗎?若是看懂了,那就沒有那種玄妙感了,道家不求象,而是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