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回郯縣的路上。
依舊還是那輛牛車,林朝坐在上面,旁邊跟著徐州的二代們。
作為一個事無鉅細都喜歡操心的人,諸葛亮原本是不相信自己老師會這麼幹脆離開的,畢竟眼下南城的局剛剛布好,正式進入了收網階段。
坦白來說,若是自己布的局, 諸葛亮肯定不會讓別人來接替的。
無它,不放心而已。
原本歷史上他之所以會累死,也跟他這種性格有很大關係。
可隨著牛車距離南城原來越遠,甚至已經快要進入東海郡境內的時候,諸葛亮才驀然發覺,自己老師好像真的不打算折返回去了。
“老師,南城縣之事……”
猶豫良久後, 諸葛亮看了看林朝的臉色, 才開口說了一句。
而此時的林朝, 雖然坐在牛車上,但目光卻望著官道兩旁怔怔出神,不知在想些什麼。
“老師……”
諸葛亮又喚了一聲,林朝這才回過神來,開口笑道:“阿亮,你可是想問南城之事,為師為何會如此放心?”
聞言,諸葛亮點了點頭,目光已經說明了一切。
“怎麼,你看不上你季珪師伯的能力?”林朝笑著反問道。
“不,老師。弟子不是這個意思!”
諸葛亮嚇得頭冒冷汗,連忙開口辯解道。
好傢伙,跟老師聊天太刺激了,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他的語言陷阱中。
再說,有你這麼做的嗎,連自己徒弟都坑!
“既然不是這個意思, 那還有什麼好擔心呢?”
“這……”
小亮仔頓時皺起了眉頭。
這句話聽上去很有道理, 事實也的確如此。可聽上去合理和真的放心,這完全是兩碼事。
林朝當然明白諸葛亮的心思,可他最擔心的地方也正在於此。
事必躬親,思慮周全是諸葛亮的優點,但也是他的弱點。
你一個人能力再強,又能當成幾個人用?
肝這玩意要是爆了,那可真就沒了。
林朝想了想,便伸手摸了摸諸葛亮的小腦袋,緩緩開口道:“阿亮,此番體察民情已有一月多的事情,咱們也該回去了。這一路上的見聞,應當會使阿亮你受益匪淺。
朐縣有如士仁那般貪官汙吏,致使百姓受災,餓死者不知凡幾,為師出手整治,其目的正是撫民以生。
泰山世家需恩威並施,才能讓他們俯首帖耳,這是制衡權謀之術, 將來阿亮你邁入朝堂之上,必須學會的平衡之道……”
面對諸葛亮已經冒出來的事必躬親的想法, 林朝沒有強行勸解, 而是幫諸葛亮整理這一路上的收穫。
雖無華麗辭藻和什麼深奧晦澀的大道理,但林朝的確是在儘自己所能,灌輸給諸葛亮一些他的想法。
“如今南城之事雖未了結,但阿亮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