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
過了好大一會兒,只聽見宮門外的當值禁軍和公公從宮門外開始報訊,一聲接著一聲:“冢宰到——冢宰到——冢宰到——”百官聽得後,大殿裡立刻想起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有點互相對視了一眼,有點整理袍服冠帶,有的則竊竊私語:“來了,來了。”龍座上的皇帝依然面無表情。
報訊過後,一會兒,百官遠遠地望見一個身影沿著玉階拾階而上,來到殿門口,也不進去,隔著門掃視了一眼大殿,然後清了清嗓子,也不脫鞋,也不去劍,大步來到御座前,隨意的說道:“昨夜睡的晚了些,沒想到今天早上讓陛下久等了。”
“冢宰為國事操勞,朕……”皇帝的話尚未說完,宇文護竟轉身坐在了御座之下的那張椅子上,眼皮也沒有抬一下。
皇帝的臉上露出了尷尬之色,但馬上又恢復到面無表情,這時,百官見宇文護坐定,齊拱手道:“見過冢宰!”
“恩——”宇文護算是回應了一下,然後靠在座椅上,鬆了鬆朝服,似乎是因為他的身體已經有些臃腫了,朝服又太沉重,然後解下頂上朝冠,放在懷裡,手裡摸著冠上的寶珠,說道:“既然大家來了,就議事吧,今早上就一件事,再過幾日,陛下將要迎娶突厥可汗的女兒為後,你們準備的怎麼樣了?”
聽到冢宰問話,主管皇室禮法的大宗伯,柱國大將軍,元欣便出來回話了,元父為魏獻文帝之子廣陵王元羽,其弟為魏節閔帝元恭,是地地道道的魏國皇室近支。元欣為人粗魯率直,素以飛鷹走狗為樂,並不見得有什麼大才,但當魏孝帝為高氏所迫出逃關中投靠文王宇文泰時,元欣率先響應,這一步好棋給他帶來了後半生的煊赫榮華,以至於大周建立後,被封為大宗伯,柱國大將軍,執掌春宮,司禮法。
只見他笑呵呵的說道:“請陛下和冢宰放心,兩國和親,即是國禮,又是天家之喜,臣等豈敢怠慢?一應聘禮,早已派春宮之人送到突厥,突厥可汗也已將愛女阿史那公主送來,現在城外驛館安頓,只等五日後陛下迎娶。還有,景和宮也已經建好裝新,陛下大婚之後,將和皇后遷至那裡居住,娶親的儀仗、車馬、鼓樂也已備齊,只是……,只是據驛館之人探知,突厥此次除了送親的人外,還帶來一隊兵……”
“什麼?還帶來一隊兵?突厥是何居心?”
“帶兵來幹什麼?耀武揚威嗎?”
“這是天子腳下,大周國都,諒他們也不敢胡來。”
“還是小心為妙啊、”
……
一時,大臣們議論紛紛。
“陛下,父親,此次兩國和親,突厥卻帶兵過來,臣以為,定是來著不善,還是儘快加派人手看著。”楚國公世子宇文訓上前啟奏道。
“在這個當口帶兵過來,確實不妥,難道就只有派人看著就行了嗎?以臣看,還是調兵加強宮中和府中的防衛更穩妥些。”宇文深見宇文訓上奏,便立馬跟上。
宇文訓被弟弟搶了一句,心裡那個氣啊,剛要反駁,只聽得上面父親宇文護說道:“本公不信他們敢在我眼皮子底下鬧騰,既不用緊張,也不用調兵,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別讓那些人以為我們還怕了他們,既然諸事都已準備齊全,那就等著吧,等著陛下迎娶就是了,散了吧。”說完,戴好朝冠,起身,朝皇帝略一欠身,道聲老臣告退,便拂袖而去。
皇帝依然面無表情,木然起身,去了後宮,宇文訓瞪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冷哼了一聲,也拂袖而去。最後,眾臣皆散去。
宇文護回到府中,便立刻召來無魚監的章月前來,命她前往荊州,徹查新任荊州刺史阮宏勾結當地寺廟大肆侵吞民間田地,強佔耕田,強搶民女之事。
只因數月之前,秋宮司寇府接到奏報,說新任刺史阮宏勾結當地寺廟,作惡多端,魚肉百姓,大司寇呂正親辦此案,只一月就將此案審結:刁民不滿朝廷收繳稅賦,勾結土匪,構陷朝廷命官,現已將案犯收監,秋後處決。結果定案後,事件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當地已有百姓暴亂之事,宇文護也覺得呂正和阮宏都是二兒子宇文深的人,案件或有不公之處,或者是此案不徹查不足以平民憤,便派司寇府之外的無魚監去調查此案。
這個無魚監是文王宇文泰為刺探各國軍情和窺探各國宮廷、大臣的言語舉止等私密之事而設立,俗語云:水至清則無魚,故而取名“無魚監”。
首任督監章烈是文王貼身服侍的公公,深得文王信任與器重。章烈死後,由其義子章鍵執掌無魚監,章鍵掌權後,漸漸違背了義父的忠告:“持身正大,忠勤王事”,和權臣宇文護沆瀣一氣,監視朝廷和各地方官員,到處安插眼線,捕風捉影。栽贓陷害、排除異己。弄得人心惶惶,群聚不敢高聲,獨處哪裡多言?所以,無魚監也變得臭名昭著、人人談“魚”色變。
不過,這個章鍵雖然離正道漸行漸遠,卻有一子三徒,愛子章平,且收之為大弟子,二弟子名章虎,三弟子為章丘,小師妹為章月。章月受師傅之命嫁於其子,也就是自己的大師兄章平,怎料新婚不久,章平被派往軍中做監軍,隨趙耀馳援涼州,隨後趙耀軍被剿滅,章平或死於亂軍中。但是在監軍時,曾密報趙耀謀反有功,後被追封為車騎將軍。留下章月一人孀居多年,頂著將軍夫人的名號,和師兄一樣,為朝廷效力,也唯師傅之命是從,
且說宇文護安排章月去查案,又安排她的師兄帶人去監視突厥的三千人馬,發現他們攜帶了兩架攻城所用的高架攻城車,除此之外就是些常見的戈、盾、戰馬之類。宇文護便命親掌的豹衝營密切巡邏城防,同時密令城外駐紮的兩個營隨時準備撲向突厥的三千人馬,一切安排妥當後,便靜候吉日了。
長安城的官員和百姓似乎都在盼望著的皇帝大婚之日終於來了,男女老少,傾湧而出;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販夫走卒;駐足觀看,行商坐賈;歇業關門。萬人空巷,人滿為患!
御林軍的龍武營秦城率一部分負責護駕,隨娶親儀仗隊出宮門,來到長安東門,一部分和獨孤羅的虎威營沿途封鎖了宮門到城門的所有道路,禁止任何人走動喧譁。辰時初刻,皇帝早已梳洗完畢,身著吉服,先去太廟叩拜了列祖列宗,然後至泰和宮去拜見了皇太后,便乘坐鑾駕直出宮門,去迎娶未來的皇后。
八匹棗紅駿馬,一副鑲金龍攆,鼓樂聲聲震天,旌旗綿綿蔽日。前有有對旗、對鑼、對牌、對傘、對扇、金瓜、月斧等開路,後有宮女、太監手捧金枝玉葉。瓊漿美酒,如意珍珠,緊簇鑾駕,浩浩蕩蕩,綿綿不斷。開道的已至中途,末尾的才出宮門……
大周皇帝的車駕陳列於東門外,一里之外,突厥的車馬也是列隊齊整,花紅柳綠。巳時初刻,春宮大宗伯元欣見吉時已到,便捧過詔書,大聲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