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妙計暗藏
試問這誅魔觀是何地?為何竹玄之和青詩公主聽到這個地方後,都悲痛難已?原來誅魔觀是並不是什麼有名的百年聖地,而是近十年來修建起來的一座新觀。
此觀和其他寺觀不同的是:它修建在皇城以內,周圍都是朝廷王公大臣的府邸。在如此富貴雲集之地,卻有這樣的一座新修的道觀,那這座道觀的原址便不是尋常之地了。
原來這誅魔觀是建立在前柱國大將軍、大周天宮大冢宰、楚國公趙貴的府邸之上的。昔年,前朝柱國大將軍之首的宇文泰,也就是後來被尊為大周文王病故後,傳位其子宇文覺,令其侄子宇文護和幾位託孤大臣輔政。哪知宇文護野心勃勃,設計陷害了大冢宰趙貴,屠戮其全家後,在楚國公府中放了一把大火,將一切化為灰燼。
然而此事過後,為了將這累累罪行掩蓋,居然有人建議在這個地方修建一座道觀,而且起名為誅魔觀,這簡直是莫大的諷刺。賊喊捉賊,魔教誅魔!
徹查誅魔觀的訊息在一些人看來,再正常不過了,就如同長安附近那百十來做寺、觀一樣,今天查一家,明天查一家,後天再查一家,輪到誅魔觀只是時間和順序罷了。但是偏偏這座看似香火不怎麼鼎盛的也不怎麼起眼的道觀,撥動了許多人的心絃,翻騰了許多人的腦海……
從誅魔觀回來後,竹玄之在窗下立了很久很久,溫暖的回憶如潮水一般湧進了他的心田。那是他的家,是他長大的地方,是他和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還有妹妹共聚天倫的地方,是他讀書習武的地方,是他和他的青詩妹妹青梅竹馬的地方。在那裡,有父親對他的嚴厲,有母親對他的喜愛,有爺爺奶奶對他的寵溺,有妹妹對他的依賴,更有青詩妹妹看他的那雙亮晶晶的眼睛……這一切,都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記憶中,滲透進他的血脈裡。
良久,竹玄之對身後的田叔、江家兄弟說道:“齊國公來了,那就靜等宇文護那邊任命的訊息吧,我要給松節先生去封信,請他出山幫助,荊州局勢複雜多變,朝廷各方勢力均在那裡博弈,齊國公怕是難以周旋。”
“幫主,萬一……我說說萬一,宇文護派了其他的人去呢?”田叔問道。
“只要去的人能穩住荊州的大局,平安度過今年的雨季,使得荊州不發生騷亂,清除荊州佛教勢力的事情可以暫緩,事有輕重緩急,燈籠會能把阮宏、萬祥之輩拉下馬來,難不成還擺不平這第三任刺史嗎?”竹玄之自信的說到。
“是,荊州現在最重要的是雨季洪澇災害時,朝廷的救災力度不夠,恐讓百姓受飢捱餓,怕就怕查抄阮宏的那點家底不夠啊。”江風說道。
“不是還是寺廟嗎?抄幾家寺廟不就夠了嗎?”竹玄之說道。
“對啊,寺廟裡屯了不老少呢?”江雷眼睛一亮。
“眼下廢佛大計還在進行,爾虞我詐、你搶我奪還在進行,荊州的事情也算是有了定計,那接下來我們該做些什麼了?”田叔問道。
“不能讓六宮的官老爺們閒著,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做。”竹玄之若有所思的說著。
“他們最近可忙了,忙著收拾各自捐的香火錢建的寺廟呢。不然查到他們頭上,貪官汙吏的大帽子可就扣定了。”江風嘲諷道。
“幫主不是要拔掉宇文護和他兒子的爪牙嗎,為什麼我們不乘機蒐集證據揭發他們呢?只要告倒了他們,以後行事不就方便多了嗎?”田叔問道。
“水至清則無魚,至少在宇文護看來,連大周都是宇文家的天下,他底下的王公大臣圈幾畝地,蓋幾座寺、觀,收斂些錢財,就好像在自家的後院裡拔了幾隻蘿蔔一樣,有什麼大不了的。他要的大權在握,人人都聽他的,只要群臣不反他,老百姓不反朝廷,他安坐廟堂就無憂了。你們難道沒看出來嗎,他這次之所以大張旗鼓的支援廢佛,目的就是為了徵稅填充國庫,清查出來的寺廟宅地在由朝廷重新統一分配的時候,還不是大多都給了王宮貴胄,消滅的都是些好吃懶做的小魚小蝦、假道士、偽和尚罷了。 先把這些土地收回來,拿出一部分給百姓做做樣子,再讓這些王公大臣們吃飽了,讓他們再上繳一點兒稅,這樣大家才能一團和氣、其樂融融嘛。所以,朝廷各方的穩定對他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他是絕對不會因為官員們搜刮了一點錢財而攪亂大局的。”竹玄之透徹地說著,同時也說明了田叔的提議的不當之處。
“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田叔問道。
“陸姑娘到了嗎?”竹玄之問道。
“月前已近去請陸姑娘了,也就在這幾日到,到了自會去湘妃館找芸娘,芸娘會稟告的。”田叔說道。
“不行!”竹玄之說道,田叔等人聽了竹玄之一下子說了不行,有點摸不著頭腦了,不知幫主什麼意思。
“湘妃館是燈籠會的分舵據點一事,怕是有人察覺了,此次謀劃之事不能讓人懷疑到燈籠會的身上,讓她去添香臺吧。”
“是,我馬上去派人在城外守著,等陸姑娘一行。”田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