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群儒論道
聽得有人進來,剛才“邦!邦!邦!”的木魚聲戛然而止,老僧睜開眼睛,轉過臉來,對來人說道:“阿彌託福,來者是客,兩位施主請坐吧。”
竹玄之和青詩並未坐下,只是雙雙跪地,雙手合十,對面前這位慈眉善目、穩坐如山的老僧行了一個佛家大禮,然後分別說道:“晚輩青詩、蘭珺見過通慧禪師。”
“好,好,快起來坐吧,孩子們。”通慧禪師和藹地說道。
二人謝過,然後起身長座於面前的蒲團之上,青詩說道:“好久未來看望通遠和通慧兩位大師了,大師可好?”
“阿彌託福。煩勞施主掛念,通遠師兄雲遊在外,貧僧閉門修行,一向還好。”通慧禪師向青詩說道,然後轉向一旁的竹玄之,笑呵呵的說道:“這位,就是最近在長安名聲正旺的蘭珺施主吧?”
竹玄之直起上身施禮道:“紅塵俗世中浪得虛名而已,在下倒是十分敬佩和羨慕禪師這份安定的禪心。”
“呵呵呵,我等苦修佛法,一則度己,二則度人,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通慧禪師一手持念珠,一手舉於胸前頌了一段經後,對竹玄之說道:“敝寺名喚覺迷,度著,覺也,行菩薩道,度人度己,絕然難開,施主前來,可是要度人於苦海?”
竹玄之聽得禪師的話,立刻俯身叩拜道:“禪師慈悲,還望禪師發大慈大悲之心,救得一干百姓脫離魔土,同時也還佛家一個清靜道場。”
“善哉善哉!施主請起,”待竹玄之起身後,禪師又說道:“貧僧雖久居寺中,但也聽聞當今我佛家雖然在各州興起,僧徒眾多,但不乏混進墮入魔道的奸邪之徒、阿鼻地獄的兇惡厲鬼,除魔衛道、淨化佛土、度己度人,功德無量,貧僧還是陪施主走一遭吧。”
“多謝禪師慈悲!”青詩和竹玄之雙雙叩謝。
這時,青詩疑惑地問道:“禪師是怎麼知道我等的來意呢?”
“呵呵,這寺中也不都盡是方外之人啊,有一位姓於的居士,倒是留下一些話,他說朝中之事自己不便再參與,請貧僧出面一次。”通慧禪師答道。
“於老將軍!”青詩二人相視說道。隨即二人都明白了,這朝中一切都是與老將軍告訴禪師的,他自己不願出面,只好煩請禪師代勞了,或許禪師說話,分量更足一點吧。
禪師既然已經答應下山,青詩二人便輕鬆了許多,接下來竹玄之便和通慧禪師請教了一些佛法,青詩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彷彿眼前的這一切回到了十年前……
回來的路上,青詩說道:“剛才聽先生和禪師討論佛法,青詩雖不太懂,但對先生之學識,卻是很佩服的,先生若是不嫌棄,以後多指點指點青山,也算是他的福氣了。”
“公主過獎了,青山天資聰慧,只要下得些功夫哪裡需要我這個書呆子教呢,以後讓他們幾個到我這裡常來坐坐就行、”竹玄之說道。
“那就說定了,”青詩笑了笑。然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問道:“前些天聽青山說先生在湘妃館遇見了歹人,不知是何方兇徒,先生可曾料理好了?”
竹玄之嘆了口氣,說道:“朝堂紛爭,江湖恩怨,哪裡少的了刀光劍影?何時才能寧靜清閒啊?”
“那得看陛下和先生的大計了,大計若成,天下自然太平!”青詩在馬上望著遠處悠悠地說道……
“明日還請公主與公子來接禪師入朝,在下先行謝過了。”竹玄之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