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張騫 (第1/2頁)

兩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小不點隨著時間的流失,在別人口中,也知道當前時期的一些變化。

說實話,人在嬰兒時期的時候變化是最大的,毫不誇張的來說簡直是一天一個樣子,從剛剛出生,身體一副近似猴子的模樣,漸漸的,嬰兒肥稜稜的臉龐,羨煞旁人。

尤其是一些寵妃,看著小不點的眼光,透著火熱羨慕嫉妒的眼神,隱隱的,這目光中更有一絲狠厲之色藏與其中。

劉據沒有慌亂,他知道這些人的心思,可那又怎樣,衛子夫立為皇后,他的安全也水漲船高,如果說以前他只是一個長子,那麼現在就是嫡長子。

嫡長子,太子儲君之位,雖然沒有明發詔書,可實際眾人都有目共囑,有實無名罷了。

因為大漢帝國祖制,嗯,不要說大漢帝國,就算是歷代: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歷朝歷代都是這種繼承法,而繼承人的選擇嫡子中最大的一個,更別說小不點此時還是嫡長子。

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嫡長子繼承製,它不是以聰明才智來分別,而是以繼承人身份高低來選擇。

嫡長子繼承製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即王位和財產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長子。

如果嫡子有好幾個,那麼按照祖制來說,就是“以長為尊”,“長兄為父”。誰最大,誰就有權利繼承家族的財產和爵位,只要活著就享有優先繼承權。

也只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財產和世襲爵位,即使庶子比嫡子早出生也沒有僭越或者窺伺的權利。除非嫡子死了,才輪得到庶子繼承。所以又叫“以貴不以長”。

此時此刻,長安東南方,淮南國!

淮南王宮中,王案後端坐這一名老者,此人面色紅潤,閉目養神,老神在在,下首位一二十出頭的少年,來回渡步,眼中透著焦急,時不時看一眼上位的老者。

“哎!父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年輕人嘆息一聲,朝老者拱手道。

此人姓劉名遷,大漢劉姓宗親,淮南王劉安之太子。而恰恰,此時上方的老者,正是此人之父親,淮南王劉安,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安初封阜陵候,文帝十六年繼承其父王位,封淮南王。

拋開劉安的身份不談,此人更是有傳奇色彩,後世家家戶戶吃的豆腐,就是這劉安發明的,更是後世著名書籍《淮南子》的作者。

劉遷很是清楚,他這個父親太優柔寡斷了,當初先帝病逝,太皇太后竇氏對劉徹有不滿,他們本來是有機會的,可就是父親的猶豫,錯失了這個絕佳的機會。

不然,此時那未央宮內,坐的就不是劉徹,而是他了!

“父親,難道你還想在等劉徹死了,再侍奉他的兒子嗎?”劉遷整個臉色猙獰,絲毫不顧忌禮儀。

“住嘴!”

劉安一聲怒吼,緊緊盯著這個已經瘋狂的兒子,心中一嘆,他也知道自己當年錯過何等機會,可是這種事情不動則矣,一動不是萬丈深淵,就是至尊寶座。

劉遷此時也回過神來,拱手道;“父王,兒臣魯莽了!”

“唉!不過你說的有道理!”

劉安嘆口氣,不假思索了一番又道;“這樣,遷兒,你馬上進京,恭賀皇帝得子,賀皇后登極,拿上孤的典籍,奏請小皇帝御覽!”

“是父王!”劉遷心中一喜,只要父王動心思就好。

劉安看著自己兒子離去的背影,臉色抽出了一下。不為別的,就是那些典籍,可是他這輩子所有的精力纂寫而成。可仔細一想,這跟未央宮的位置比起來,一些外物算不得什麼。

劉安少年好讀書鼓琴,辯博善為文辭,不喜歡嬉遊打獵,很注意撫慰百姓,流譽天下。

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其中有蘇非、李尚、左吳、陳由、雷被、毛周、伍被、晉昌等,在其主持下編寫《鴻烈》後來稱《淮南鴻烈》,也稱《淮南子》)。

當時漢武帝喜好文學,對父輩劉安較為尊重。每次給予書信,常召司馬相如等文士看過草稿才發出。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