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堅開啟公文一看,原來是劉焉讓他去薊城一趟。
他沒有多想,第二天一早,就和許褚,帶著一隊親衛,騎馬去了薊城。
“族叔,你找我有事?”
進入刺史府,劉堅直接問道:
“子固,你那個阿拉伯數字,可是好東西呀。這麼好的東西,你竟然願意免費公開,實在不錯。”
“族叔說笑了,我這也是從胡人那裡學來的,我即使不教給大家,再過幾年,大家自然也能知道。”
“子固,那可不一定,如果這個阿拉伯數字是被一個世家掌握在手中,你覺得他們會怎麼做?他們一定藏好,捂好,怎麼對自己有利怎麼來,反正絕對不會公開的。”
“哦,我也沒有世家,我是皇室宗親,這天下都是我們劉家的,所以我公佈給大漢十三州,也是應該的。”
“你呀,心還真是大。不過,有了這十個數字,以後在統計這一塊,確實要簡單很多,即便普通百姓,也可以學習算學了。”
說到這裡,劉焉有些傷感:
“可惜,現在董賊篡權。不然,就憑這十個數字,朝廷就會封你一個大學士。”
“族叔,現在這個世道,大學士不吃香了,還是實權將軍吃香。”
“好了,子固,不和你說閒話了。我叫你來,是有一件事情要通知你。”
聽說劉焉有正事,劉堅也嚴肅起來。
“子固,我昨天已經給陛下上表,準備去益州擔任刺史。而且,我還表奏你為幽州刺史。”
“族叔,現在董賊篡權,他們會同意嗎?”
“益州刺史,我已經運作很久了,這應該不會有問題。至於你當幽州刺史,我一開始還有些擔心。
但是,你在討董時,能逼迫呂布讓步,相信董卓也不敢招惹你。
更不用說你最近的阿拉伯數字了。”
“恭喜族叔要去天府之國,離開幽州這苦寒之地。”
“益州確實比較富饒,不像幽州這裡物產不多,還有烏桓不時騷擾。子固,你接手幽州之後,要小心地不只是烏桓,還有公孫瓚。”
“族叔,公孫瓚也是幽州治下的太守,我不是要依靠他嗎?為什麼要防備他?”
“公孫瓚乃是一名英雄,他在對付烏桓時,還是很賣力的。但他覬覦我的位子已久,如果你當上刺史,他可能會想辦法對付你。
現在朝廷闇弱,如果公孫瓚對付你,朝廷根本不予理會,董卓還會暗中高興。
還有一點,公孫瓚經常放任軍兵屠殺百姓冒功,這一點我難以容忍,你也不要縱容他。”
“族叔放心,我若為刺史,一定會善待百姓。”
“這一點,我非常相信,從你能公開阿拉伯數字,我相信你是真心希望大漢強大。”
喝了口水,劉堅問道:
“族叔,你估計還能在這裡呆多久?”
“怎麼,你著急要當刺史了?”
劉焉開了句玩笑,接著道:
“朝廷回覆的聖旨估計要一個月時間。聖旨一到,我和你交接一下,就準備去益州上任了。”
“族叔,如果你去益州上任,我為幽州刺史,加上劉景升為荊州刺史,那麼我們劉家,有三州刺史在手。
如果我們三家聯盟,還能對董賊形成一點制約,你怎麼看?”
“不錯,我們三家是天然的盟友,我這就寫信給景升,通知他我們三家結盟。”
說到這裡,兩人的關係超出了宗親,更是成了準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