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想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卻又無法百分之百放心,且性命就懸在一線的人。
不過嘛,葉承樞能夠理解他。腦袋就懸在半空中的感覺,是不好受。這種時候,難免做出一些愚蠢的舉動來。他只是有點沒想到,卓易竟然能把他的人,滲透到卓嵐的身邊,而且是距離他最近的那極少一部分當中。
果然沒錯,卓易的能耐,也還有太多的隱藏部分啊。
卓嵐這次來江南省是冒著極大風險的。稍有不慎,他很有可能就葬身在江南省的江底了,等到十幾、幾十年之後屍體才會被發現。這可能性,極大。要知道,恨不得將卓嵐抽筋扒皮的人,還不是葉家,而是被他愚弄又嘲笑的人。
比如,現任省長。比如,白家爵爺。
他若是在京城,那自然不必說。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是他的人。安全自然有保障。可他到了江南省,無異於是送己入虎口。
所以葉承樞很肯定,這次卓嵐帶來江南省的人,都是他身邊相當信得過的人。可這些人當中,卻被卓易滲透進了一個、不,是兩個人。一個人是活不下來,至少得有兩個人互相打掩護,方才能躲過卓嵐的眼睛。
那麼,這件事兒卓嵐是知道呢,還是不知道呢?
若是不知道,他或許可以將這當成是一份回禮送給卓嵐。當然了,該如何做,決定權不在他的手上,而是在卓嵐跟卓易的手上。
只要卓易乖乖的,不要妄想腳踏兩條船,一面對他卑躬屈膝,另一面又跟卓嵐搖尾乞首,那麼他自然會遵守承諾,保護卓嵐過他想過的聲色無雙的糜爛生活。如果卓易不聽話的話,那也不能怪他了。
至於卓嵐那邊……
葉承樞閉了閉眼睛,重新靠在浴缸的邊緣兒。
給卓嵐的回禮,還得重新準備一個。
人家給了他如此之豐厚的禮物,不給點回禮,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才是。
其實細說起來,如果不是拖家帶口他又連大權都已經放手,跟卓嵐較量較量,他原本是很期待的。只是可惜了,他現在沒有一點野心,哪怕有,也被他的妻女所覆蓋。如果不然,他會讓卓嵐知道,敢對他父親出手,敢對葉家出手的人,究竟會有一個怎樣的下場。
真想讓卓嵐親眼看看,親自體驗一番。
他沒有太多的耐心跟卓嵐談、談各種條件、談雙方需要退步的地方、談雙方各自取捨的利益。他沒那個耐心。他的要求,一點都不會後退。卓嵐不答應,那麼,這場戰爭由他親手拉開序幕便是。
權衡利弊之下,與卓嵐開戰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簡直就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愚蠢決定。但是,也有些時候,是不能用利弊來衡量了。不應該開戰,不代表他會唯唯諾諾的委曲求全。
不願意開戰。
沒能力開戰。
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葉承樞想,他或許應該謙虛一些。那這麼說好了,他有跟卓嵐一戰的籌碼與資本,而且勝負他佔六,卓嵐佔四。因為,如果說這世上有人最靠近最瞭解卓嵐的話,那個人就是卓易。而卓易,現在已經成了他這邊的人。
他不會要求卓易做任何的事情,那麼,他詢問一些有關卓嵐的事情,想必卓易不會隱瞞不報吧?當然,如果拋開卓易這個因素的話,他跟卓嵐的勝負是五五,對半開。在各個方面都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他只是有了卓易的情報,勝負將是翻天覆地意想不到的大變化!
卓嵐呢?
他這邊,有什麼瞭解到可以剖析他的人嗎?
為人處世這方面,他自問做的還算不錯。最起碼,他身邊的人不會去跟卓嵐當軍師就是了。
於是,葉承樞表現的很強勢。因為有資本,因為有獲勝的能力,所以才什麼都不在乎,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對於一個不如自己的人,有必要表現的處處警惕,事事防備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太沒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