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餘慈忍不住也要去想:
現在逃命,還來不來得及?
念頭未絕,森寒魔意大潮便轟然降下,虛空激盪,宮闕搖擺,餘慈心頭髮緊,就要招呼小五幾個逃遁。可再那麼一品,他就奇怪了。
太阿魔含?
元始魔主沒有任何動作,忍不住將注意力轉過來的,是還在與葉繽死戰的太阿魔含,其森然魔意便如無形之巨手,直趨而至,竟是要將那份本源之力鎖拿。
作為天魔體系中,層次僅次於元始魔主的大能,他對這一份本源之力發生感應,是很正常的事,可他竟然有膽子涉及此事,真當元始魔主改吃素了不成?
便在餘慈驚歎之時,太阿魔含卻是失手了……
澎湃的魔潮,有如實質的巨手,固然都蘊著強勁的神通法力,卻是架不住其本人還有“一端”被九真仙宮“鎖住”,這裡前衝,那邊後扯,再加上葉繽劍意縱橫,太阿魔含形成魔潮剛壓進殿堂,便自崩散,又化漩流,被燃燒的幽暗焰光吞吃進去。
這回,焰光終於擺動起來,搖曳間,吞吐不定,與先前相比,倒似有了靈性。
雖說疑惑一個接一個,但因為本源之力的顯形,之前某些問題,也自然而然就有了答案。
尤其是魔識留痕與照神銅鑑的關係,餘慈已經了悟:哪裡是什麼格格不入,分明就是照神銅鑑,包括模具、宮闕、東華虛空相融的這一整套體系,面對元始魔主的本源之力,也拘束不動、承載不起!
像本源之力這樣,當其最後一點兒遮掩之物洗卻,與外界天地法則自生感應,其天然應有的層次,便彰顯無遺。
這也沒什麼奇怪,對元始魔主那般存在而言,便是拔根汗毛,也天然就是天地法則體系最高層的存在。傳說到當真形、陽神同時修煉到某種極致,將自然而然地具備“滴血重生”的神通——便是被滅得只剩下一點血漬,也能從中再慢慢化生出來。
此時的元始魔主本源之力,正是走的這一路數。
當然,誰也不會認為、不希望,從這一點本源之力中,化生出一個“小元始魔主”出來。
可觀其與天地法則的互動感應,自然而然就梳理法則,直指根本,演化萬法,其在天地法則體系中的“位置”,也就層層遞進,步步高昇,直至來到整個東華虛空的最頂端。
這裡的“頂端”,是天地法則體系的描述,而非是方位的概念。
事實上,在人們的感官裡,本源之力所化的“顆粒”,仍然依附在照神銅鑑之上,在魔識留痕中,來回滾動。唯有其所關涉的層次,真正駕臨東華虛空法則體系的最高層,居高臨下,統攝萬方。
*********
加班到11點半,然後就到這點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