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妮剛進門沒幾天,就吃了婆婆王金枝的悶虧,偏偏受了一肚子的委屈,還無處傾訴。
她曾經偷偷跟親媽和姐姐提過,她們卻根本不信。
實在是人家王金枝太能演了,再加上她是長輩,有著天然的優勢。
別說她真的沒被別人抓到把柄,就算是真有錯,別人也會勸王安妮:“哎喲,她可是你婆婆啊,是長輩,她說你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你個做媳婦的,怎麼能跟婆婆計較、頂嘴?”
王安妮若是再辯解幾句,別人就會說她不孝順,是個惡媳婦。
s省最重孝道,農村裡更是規矩多,講究也多。
一旦女人揹負上“不孝”的罪名,就連孃家都不會給她出頭。
王安妮被婆婆欺負,丈夫卻對她很好,雖然沒有在爸媽的事情上幫過她,但在其他方面都很照顧她。
所以,王安妮為了丈夫,還是強忍著,努力勸自己好好跟公婆相處。
婚後第二年,王安妮便生了一個兒子。
焦家上下都很高興,王安妮也以為自己的苦日子總算熬出來了。
可她萬萬沒想到,婆婆當著人面兒是各種照顧她,可人一走了,就管都不管她。
自己做飯,自己洗衣服,想給孩子買個尿不溼,婆婆都能滿村的宣揚她“不會過日子、懶”。
用婆婆的話來說,“用什麼尿不溼啊,還是用尿戒子好,透氣,舒服,孩子也不會紅屁股。拉了、尿了,勤換著點兒就好啊。”
這話確實沒錯,可問題是,月子裡的孩子一天能拉尿好幾次,換下來的尿戒子更是能堆一盆。
可婆婆根本不幫著洗,焦俊峰還要幹活掙錢,小姑子更是不可能幫忙,只能由王安妮一個坐月子的人洗。
那可是大冬天啊,農村又沒有集體供暖,王安妮想用熱水,都要被婆婆絮叨幾句“嬌氣”。
王安妮也來了脾氣,直接用冷水洗尿戒子、洗衣服。
賭氣的結果就是,她落下了月子病,一到陰天下雨,就覺得渾身發冷,尤其是骨頭縫裡更是冷得她直打哆嗦。
透過坐月子的事,王安妮算是看清楚了婆家人的真面目。
許是做了母親,為了孩子,王安妮也不想再忍了。
她開始跟婆婆講理,開始跟丈夫哭訴。
但,王安妮性子直,也不會裝模作樣,明明每次都是她站著理兒,卻總能被婆婆歪曲成了她撒潑、不孝。
婆婆王金枝又是小王村本村的姑娘,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鄰居、親戚和閨蜜更是一大堆。
平日裡她對外人也非常好,所以大家都站在她這邊。
王安妮雖是隔壁村的人,但到底隔了一層,她又是新媳婦靦腆,平日裡跟周圍的人打交道不多。
知道婆婆在外面敗壞自己的名聲,她也無法辯駁,只能任由婆婆往自己頭上一盆一盆的潑髒水。
弄到最後,她明明什麼都沒做,卻成了臭名昭著的不孝兒媳、惡婆娘。
就連孃家都嫌她鬧騰,丟了家裡的臉。
婆家是狼窩,孃家靠不上,丈夫只會嘴上說“愛她”,實際上丁點兒都不會幫她,哪怕聽到外人罵她,也不幫著她解釋。
一切的一切,終於把王安妮逼上了絕路。
因為有丈夫的“愛”,她捨不得離婚;可現實中又太多的憋屈、痛苦,她無力改變,長年累月的壓迫,終於讓她做出帶著孩子一起死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