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安妮便趕到城西農貿市場去搭乘炊事班的採購車。
坐在哐當哐當的卡車上,安妮便開始琢磨:要不,也想辦法弄輛車?
↓去她是有心無力,現在嘛,有了伊莉莎這個“好朋友”,似乎弄輛車也不是什麼難事。
至於錢,安妮更不缺。
伊莉莎提供給s省的核心技術,不是無償的,而是按照國際市場上的行價收取費用。
九項核心技術,總共賣了一千多萬米元。
這些錢,在伊莉莎手裡過了一圈,最終還是都落到了安妮手上。
所以,安妮有錢,可問題是,這些錢不好見光啊。
安妮只留了一萬米元,剩下的又都交給了伊莉莎,讓她在米國成立公司,並且按照華國的需要收購或是研發重工技術。
伊莉莎從一個掮客搖身一變成了實業家,身價數千萬,妥妥的女富豪。
安妮作為她的救命恩人兼密友,她送輛車給安妮,也能說得過去。
安妮打定主意,決定抽空給伊莉莎下達指令。
大解放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總算抵達了軍屬大院。
安妮跳下車,客氣的跟小戰士道了謝,臨行前,還塞給他一支從德國帶回來的鋼筆。
“嫂、嫂子~~”
小戰士有些無措的伸著爾康手,卻根本叫不住安妮。
望著那個窈窕的背影,小戰士喃喃道:“大家說的沒錯,安嫂子看著不好相處,其實人很好。每次幫了她,人家心裡都記得清清楚楚”
不像某些軍嫂,別人幫她,她反倒覺得理所當然。
人與人之間,哪有什麼理所當然,更多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幫忙啊!
安妮拎著行李,揹著包,噠噠噠的上了樓。
剛走到樓道,安妮就聽到了一陣陣的喧譁聲。
嗯,這聲音,好像是從二樓傳出來的。
確切來說,應該是從她家!
因為安妮聽到了有些耳熟的音樂聲,這、這不就是朝廷新聞的標示性音樂嘛。
安妮看了看手腕上的表,唔,已經七點了,確實該播放電視新聞了。
而在這棟家屬樓,只有她們家一家有電視機。
安妮一邊想著,一邊走進家門,剛走到門邊,她就發現,之前還乾淨得一塵不染的紅色地墊,如今已經沾滿了腳印。
跨過地墊,米白色的瓷磚上更是大大小小的腳印,還有散落的花生殼、瓜子殼。
而她精心佈置的聯邦椅上則有一個五六歲大的熊孩子穿著鞋不斷的跳來跳去,還有幾個孩子圍著聯邦椅大呼小叫的跑著。
電視機前坐著幾個女人,她們一邊嗑瓜子、吃花生,一邊往地上丟,嘴裡還不住的說著什麼。
其中一個壯碩的身影最顯眼,她的聲音也最大。
“新聞沒啥看頭,還是霓虹的電視劇好看,我前天看了,叫什麼《姿三四郎》,嘿嘿,你說小霓虹人取名字也真隨便,大的就叫大郎,老二叫二郎,老小就叫什麼四郎、五郎的……”
“都怪竇營長,昨天去拉練沒有回家,害得我少看了一集。”
安妮的眉心突突直跳。
竇援朝從廚房出來,手裡還端著一個茶托,看到門口的安妮,他竟露出了欣喜的模樣。
那神情,彷彿看到了救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