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比賽什麼的,他們更是不能理解,哪怕是這幾位知名人士,也都禁不住搖頭。
齊奎講完了,就該輪到齊奎的兒子齊頌。
“電競是專業競技比賽……現在國內的電競也日趨正規,不但有電競學校,還有電競股俱樂部……一場大型電競比賽下來,獎金高達十幾萬。”
齊頌帶著面具,對著鏡頭侃侃而談,他的眼睛裡滿是年輕人的自信與張揚。
“我在大學裡學的是計算機,畢業後也就只能從程式設計師做起,撐死了一個月三五千塊錢。可如果參加電競比賽呢?一場比賽就能賺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工資。”
齊頌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有錯,反而認為父母老了,想法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小齊,你說的這都是電競比賽的勝利者,那我想問問你,你的操作技術如何?比賽的時候,戰績又如何?”
問話的是位男性專家,他年輕的時候也玩兒過遊戲,所以能體會小齊的心情。
可他經歷了社會的磨礪,也覺得玩遊戲只能算是娛樂,根本不能養家餬口。而專業電競雖然能掙錢,可也太不穩定。
所以,從他心理上來說,他是不贊同齊頌的。
但,作為主持公道的專家,他必須做到不偏不倚。
“我操作還不錯,在我的團隊裡排名第三。我們也參加過幾個小規模的比賽,拿到過冠軍、亞軍,以及前五名的成績。”
齊頌敢休學,也不是全無底氣。
這一年,他參加電競比賽,也賺了不少錢呢。
只可惜,爸媽根本不把這些當回事兒,寧願讓他去做個苦哈哈的程式猿,也不讓他恣意快活一把。
“你也說是小規模了,電競比賽十分殘酷,全國、全球大賽裡更是高手如雲,你能保證在那樣的比賽中,繼續獲得好成績嗎?”
其它專家也從這個地方切入,試圖勸服齊頌。
“就是啊,我和妻子就是覺得不靠譜,所以才不許他休學,不讓他在沉迷遊戲。不管怎麼樣,先順利大學畢業要緊啊。”
“爸,全職電競的黃金年齡就這麼幾年,大學可以以後再讀,可比賽若是錯過了,以後就很難追上了啊!”
“錯過就錯過,又不是正經比賽。”
“誰說不是正經比賽,全球電競都職業化,電競沒準兒以後還會成為奧運會的比賽專案呢。”
“那等它進了奧運會再說。”
“哎呀,爸,你怎麼不講理?我都說了,電競的職業黃金期就幾年,錯過巔峰時期,就算我想參加都不行。”
“不行更好。我告訴你,我和你媽絕不同意——”
父子兩個又把家裡的爭吵延續到了電視臺,對著鏡頭,當著主持人和專家,兩人吵得面紅耳赤。
當然了,這是做節目,雖然“真人”,但也講究一個“秀”字。
最後在節目主持人,以及調解專家的勸服下,齊奎和齊頌父子兩個各退一步——
齊奎不再逼迫兒子放棄電競,齊頌也不休學,打遊戲的同時也要兼顧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