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元宵節,安妮拿著一大摞的書稿去了書肆。
沒過多久,市面上便出現了一套《周氏時文精選》的試題。
安妮沒有說錯,周耀祖這個齊縣最年輕的秀才還是有些影響力的。
這套試卷很新穎,但因著周耀祖這個名字,還是引來了不少學子或是學生家長。
大家看了樣書,發現周秀才的文筆果然不差。
試卷裡的題目也符合童子試,有些心思靈動的學生便買了一套回去試試,做過之後,發現這套試題特別好。
尤其是那些參加過童子試的人,一看這試題,就發現跟自己考過的題目差不多。
關鍵是這上面有答案啊,例文也是寫得極有水平。
許多私塾、書院的先生也看到了這套書,仔細翻閱之後,大為稱讚。
很快,《周氏時文精選》便暢銷整個齊縣,周耀祖也再次名噪一時。
更神奇的事情還在後面,到了今年童子試,買過《周氏精選》的人發現,縣試中有一道題居然跟試卷中的某道題一模一樣!
而看過標準答案的少數考生驚喜若狂,趕忙把答案寫了出來。
考完試,這些考生慶幸中帶著得意的跟人談論此事。
訊息一傳開,縣裡一片譁然。
這、不算是洩漏考題,畢竟《周氏精選》提前幾個月就出來了。
縣令聞訊,趕忙命人找來一套,細細的看了一遍,他驚異的發現,這套試題的編纂者十分了解他。
看了這些試題,他差點兒以為是自己出的。
被人揣摩了心思,縣令起初有些不滿,但很快,又是忍不住的得意。
他苦讀十幾年考取功名,終於成為一地父母官,為的不就是享受這種高高在上,被人追捧、揣摩的感覺嗎!
還有這周秀才,寫得文章也確實不錯。
縣令很滿意,他礙於自己的身份,沒有公開表示支援周耀祖,但也沒有禁止《周氏精選》。
如此一來,大家也就明白了縣令的意思。
《周氏精選》再次火爆起來,直接賣斷了貨。
薛老闆趕忙安排加大印刷量,但還是供不應求。
到了年底,一結算,薛老闆和安妮都嚇了一跳:好傢伙,足足賺了兩千多兩銀子啊。
安妮佔四成,分了八百多兩。
她一點兒都沒留,全都交給了周敬先夫婦。
老兩口差點兒樂瘋了,逢人就說自家老大出息,寫書賺了大錢。
村裡人都羨慕壞了,周秀才真是太有出息了,自己是秀才,兒子今年也考中了秀才。據說,周小秀才正是用了周秀才出的書,才順利考中了秀才哩。
現在更是賺了大錢,嘖嘖,周家這是要發達啦!
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周家坳乃至四里八鄉,都充斥著周家的各種傳聞——
聽說了沒有,周家又買田了,這一年買了一百多畝呢,硬是把周家坳周圍的良田都買光了。
買田也就算了,周秀才還給兩個兄弟在縣城買了鋪面開飯店。
飯店裡的菜品也是周秀才在一本古籍裡找到的菜譜,新奇又美味,一經推出,就引來無數食客。
生意好得不得了啊。
“還是讀書好哇!”村民們看到周家短短兩三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忍不住嘀咕,心裡更是想著,等賣了糧食,也把自家小崽子送去私塾。
周耀祖雖然還沒有考中舉人,但已經成為大家羨慕、崇敬的物件。
當新一輪鄉試結束,周耀祖中舉的喜報送到周家坳的時候,這種羨慕、崇敬更是達到了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