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抱拳道:“向兄,向兄若不嫌棄,今後我便以兄弟相稱。”
向訓又大笑:“好好,郭兄弟!”
二人開懷暢談,旁邊還站著楊彪等兄弟和將士,莫不敢隨便出聲。就連一開始桀驁不馴的楊彪,此時在郭紹面前也一副膜拜的神色。權勢之威,非凡人可以反抗。
稍過一會兒,郭紹才稍稍冷靜下來,用隨意的口氣問道:“皇后還能對軍政之事說話呢?”
向訓不以為然道:“兄弟不知道,將士們都很敬重符家這位皇后!官家高興的時候還好,一發起火來,隨便逮著個看不順眼的人拖出去打個半死,那是輕巧的。皇后還是衛國夫人的時候,就經常勸官家善待將士;官家也很聽她的,這樣嫻淑有氣量的皇后,誰不敬重?”
向訓沉吟片刻才輕輕說道:“衛王生了好女。”
郭紹頓時懂了,其實在忻州打遼軍時,恐怕向訓也對衛王耿耿於懷吧,只是嘴上不說。
郭紹沉吟片刻又忍不住問道:“有一個叫趙匡胤的將軍,在高平時專程前來嘉獎過我,卻不知受到封賞沒有?”
向訓瞪眼道:“高平之戰時,趙匡胤就在官家身邊,那是救駕之功!當時那些人,別說武將了,內殿直的馬仁瑀就是一個士卒,大喊了一聲什麼‘主辱臣死’猛射一通,不顧命猛衝,高平之戰一結束立刻升弓箭控鶴直指揮使……趙匡胤在戰前我都不知道是誰,禁軍那麼多將校,怎知道誰是誰?不過現在肯定大夥兒都認識了,一再提拔,已是‘宜授殿前都虞候’。”
都虞候也有很多種,就是副主將的意思,有殿前都虞候、軍都虞候、廂都虞候等;趙匡胤那個都虞候是殿前司的,殿前司相當於一個軍委,下轄很多軍。殿前都虞候顯然比內殿直都虞候大,不過趙匡胤現在還沒被正式任命,只是個預備。
按向訓的說法,趙匡胤在高平之戰前只是個不認識的將校,可能職位並不高;才幾個月,一下子就進入了帝國最高階武將的預備隊伍,不可謂不是平步青雲……想來也是他善於把握機會,高平之戰起初那種敗局,差點整個國家都要壞在一場戰役上,趙匡胤在皇帝身邊立功實在算得上救駕之功,像救駕、擁立、從龍這等上上的功勞,想不富貴都難。還是趙匡胤更厲害,不愧為開國皇帝之才。
郭紹當然也很想救駕,只是沒機會……如果當時有機會在皇帝跟前,又如果那北漢張元徽直接衝皇帝的臉來,一箭弄|死那才厲害!現在雖然也勉強算救駕之功,但皇帝沒有直接感受到張元徽的壓力,射死張元徽也是聽別人說的(幸好還有人說、反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就在這時,帳外又有人喊郭虞候,郭紹等出去一看,來了個武將報訊息的。那武將本來一臉笑意,但見到向訓笑容立刻就淡了,看來是有人捷足先登報了喜。
武將上前來寒暄了幾句,報上自己的姓名云云。向訓道:“為兄先告辭了,後會有期。”
郭紹忙執禮拜別。
他當下便和報信的武將一起,去禁軍中軍大營面聖。
郭紹離中軍比較遠,等他們到的時候,可能好多受賞的將領已經到了。因為豎著周朝大旗的大帳外,刀架上擱著整整兩排武器,郭紹解下佩刀後幾乎都沒地方放。
一進大帳,果然見文武分列兩邊,來了很多的人。前面有人喊道:“內殿直都虞候郭紹見駕!”
郭紹忙躬身前行,一眼看去,周圍沒一個人他認識的,也許張永德在列,但郭紹沒見過;上次想見,沒見著。然後郭紹才理清其中關係:張永德和自己以前不可能有任何干系,現在也沒什麼關係,猜測張永德的關照完全因為賣符皇后一個人情。並不是就說,他關照過你,就把你當自己人了;還得分清楚!
反倒是地位遠不如張永德的向訓,倒是可以好好結交的;張永德是比向訓厲害得多,但人都不願意見,顯然不如向訓的交情來得實誠。
大帳中,也暫時沒發現趙匡胤在那裡,那個武將版的黑臉包青天,郭紹見到還是認識。主要是因郭紹此時不敢左顧右盼,所以沒敢仔細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