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後生端茶上來,小聲道:“阿郎將息一下身子才好。”
“哼。”曹彬沒答話。
這鄉軍雖然大部分人不軍餉,但曹彬大概算了一遍,皇帝是下了血本的。要是幹砸了,皇帝內庫的大半家當都要砸在裡面,能饒得了自己?
不過,曹彬也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因事關重大,若是幹成了,自己作為“五軍都督府”的第一任掌舵,恐怕比唐朝“出將入相”還要風光,宰相見了他恐怕也得禮讓三分!
事關重大,不僅是設了一個軍府和一個江南大營那麼簡單。
曹彬在燈下仔細琢磨著樞密院的“軍國令”的各章各條。這是國策級別的一個大方略。
不僅組建十萬將士這麼回事,十萬人馬只是第一批。樞密院的意思,要大規模擴充套件兵源,實行三層掘戰爭潛力的策略。
第一層,便是在籍的鄉軍。在軍籍的兵員可以直接徵召起來成軍打仗。
第二層,去籍後的兵員。在籍三年後,一些人會去軍籍迴歸民籍。但是他們從過軍打過仗,聚集起來就可以用,朝廷只要有錢,缺少兵力時就可以給軍餉募兵成軍。
第三層,無籍兵員。五軍都督府要6續組織訓練全天下十六歲以上的男子,讓他們懂得使用簡單兵器,懂軍法有行軍佈陣的經驗。戰時只要給錢,可徵募集中訓練為軍。
曹彬覺得這是瘋狂的國策,文官們詬病窮兵黷武也不為過。要不然怎麼叫“軍國令”?
但是這個國策一旦成功,大周肯定變成武力強國。只要有錢有糧,朝廷就可以把財富國力投入到兵事上……這就是郭紹偶爾提起過的,要轉化國力的法子麼?
曹彬又拿起了另一疊紙來,都是侍衛馬步司殿前司舉薦的武將名單,大部分是以前精簡禁軍被趕去屯田的下營武將。這些人將作為“統兵司”的武將。
現在曹彬想先把各省州府的指揮使分司建立起來再說。
剛才想到事關重大,便是連官府格局都為軍國令變化了。此前各朝地方建制,主要傳承秦朝以來的郡縣二級官制;州府(比較重要的州級官府,稱為府,比如開封府)縣兩級官府。
現在多了一個直屬中央的“省”,屬於三級官府。現在只有省一級的都指揮使司,但總是高於州縣的機構。
曹彬覺得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但權力沒那麼大。都指揮使司只管兵,且只有統兵權;調兵權錢糧軍械庫都不在地方。無權干涉地方治理賦稅等,因為五軍都督府和政事堂六部那邊屬於兩個不同的官府。
還有五軍都督府的“傳報軍”很特別,屬於都督府,可都督府管不了,該樞密院管。曹彬猜測這個衙門裡除了一般的在職官吏,還有樞密院“兵曹司”的臥底密探……他聽過兵曹司這個幾乎不露面的衙門,就是幹這個活的!
不知不覺到了深夜,曹彬不知睡著了。
外面的近侍想進來看茶涼了沒有,卻見曹彬趴在桌子上呼然大睡,便找了一床毯子給他蓋上。
次日一早,曹彬洗漱妥當,先趕著去大堂與諸將見面早議。
眾將已經早早到來,等在那裡了,一番見禮,曹彬便叫大夥兒在兩邊坐下。一個武將說道:“城外見大營校場,土地不夠,江寧府的官兒不讓咱們建,還說咱們搶佔民田!如何是好?”
武將們聽罷徑直就罵起娘來,曹彬額上兩根黑線,這些武夫乾點事,確實沒文官那麼客氣。
有人大罵道:“南唐國都是咱們打下的,建個營還不讓建?誰擋殺誰!”
曹彬道:“萬一激起民變,你們誰來收場?江南本無事,咱們到這裡先打一場平叛之戰?”
就在這時,總算有個明白好歹的部將,部將抱拳道:“咱們也管不了江寧府的官兒,不過曹公要是去找韓熙載,或許能濟事。”
頓時有人附和道:“對了,那韓熙載在江南很有威望,當官的都尊他;韓熙載又得了官家的恩惠,要不然他能在咱們佔領的江南做官做得風生水起!曹公辦的是皇差,韓熙載應該給個面子。”
眾人聽罷一陣贊同。
不料隨行到行轅的千牛備身呂端說道:“找韓熙載,還不如找陳喬。”
“咦?”曹彬若有所思,想了想又問個究竟。
呂端道:“江南士林敬韓熙載,但韓熙載也得顧江南人的意思,這事兒讓他出面,反倒叫他左右為難了。陳喬不同,此人在江南官場關係較惡,卻是江南本地官員,在江寧府做官。以他當年保林仁肇的作為,只要曉以公心大義,他會幫曹公處置好此事的。”
曹彬聽罷點頭稱是,便道:“先見陳喬探探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