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鐵甲的皇帝騎著高大的黑馬從營門出來,連老頭文官王樸也騎著馬,不再裝模作樣儒雅,一臉的殺氣。身後,人高馬大的精兵悍將如同洪水一樣開拔,軍旗上的猛虎怒視山河,彷彿在威怒低吼。
……
晉陽,不斷有殘兵敗將從城門被放進來,前線的敗仗掖都也不住的。趙匡胤騎馬站在街口,看著這場面已說不出話來。
此時正颳著大風,高大古樸的晉陽城城樓上,樹葉枯草都在半空飛,整一個飄搖的景象。彷彿這樣巍峨的城,都在大風中搖搖欲墜。
趙匡胤雖然只有幾百人的親兵兵權,但被封的官銜也屬於北漢國禁軍,他也認識了不少人,此時他已經對剛剛過去的一場大戰過程瞭解……所以他才無言以對。
從戰役前期部署和戰機的把握來看,楊業無疑是一員難得的良將,他佔盡優勢。但是,戰爭結果卻從來只有一個,輸、贏,簡單直接一目瞭然。
“大周禁軍太強!”趙匡胤道。
身邊的石守信等人也是周軍禁軍大將出身,聽罷附和了一句。李繼勳又道:“諸國之中,北漢軍也很強,只是地盤小人數少;這回以多擊少,卻打成這樣,著實還是叫人有點意外。”
趙匡胤心裡五味混雜,可是臉太黑,臉色沒什麼變化。中原那支百年混戰、發展出來的禁軍十分強悍,它本來是屬於自己的!他的心裡難受極了,在世上,有一股精銳就能幹很多事;何況是十幾萬之眾!那些人馬,意味著無限的可能,趙匡胤覺得自己損失了太多太多,無論心胸如何寬廣也無法釋懷。
他悶悶不樂調頭回府。
經過一番沉思,趙匡胤在廳堂裡沉聲道:“這次北漢國恐怕真要完了,遲早的事。遼軍也很難救得了他們。”
氣氛立刻沉重起來。北漢一完,他們也會跟著完蛋,顯而易見會被清算舊賬。
“現在走還有辦法?”李繼勳問道。
趙匡胤沉吟片刻,道:“咱們從晉州剩下的三百多騎(平二李之戰)是僅剩的實力,不要了倒是可能有辦法。”
幾個武將頓時沉默,一時沒人吭聲。現在晉陽周圍到處都防備森嚴,晉陽城已經戒嚴;就算只有幾個人混出去都很困難,帶著三百多人,那麼大的動靜想私下走,恐怕難如登天。
但是,若放棄了僅有的一點本錢,情況恐怕更糟了。現在的趙匡胤等人已經不是當年有權有勢,既無地盤又無前途,新發展人手的話,誰還願意跟著他們?
李繼勳道:“趙兄確認北漢國頂不住這次周軍進攻?晉陽城還是很堅固……”
趙匡胤不答。
李繼勳又問:“能不能透過交情,找有兵權的人幫忙,放咱們一馬?”
趙匡胤表情難看道:“咱們已經投效北漢主,拿著北漢的俸祿,現在風聲一不對,明目張膽要求逃走,如何說得出口?”
“唉!”李繼勳愁眉苦臉。
趙匡胤心裡也很堵,前途渺茫,已經受夠了這種苦悶。他有些惱怒地說道:“與其求人放一馬,不如求人舉薦咱們被任用。就這樣坐以待斃太難受,乾脆來個痛快的,是死是生淋漓戰一場,與那郭紹最後較量一回!我倒想再試試,他究竟有多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