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臺下人一陣沸騰,這是什麼樣的速度啊,幾乎是一分鐘刷一個醫案,一個醫案起碼要七八百字,就算是一目十行,普通人讀都讀不完,關鍵還是要精準,大家都好奇肖堯的腦袋是什麼構造了。
“這一份是唐劍的答卷,找到三十二個錯誤。”吳林義道。
嚴格來說,唐劍和肖堯的水平在伯仲之間,因為醫案都不一樣,所以每個醫案閱讀的時間不一樣,造成的誤差,也是能夠理解,並不代表唐劍就一定比肖堯強。
“這一份是蘇韜的答卷,共找到四十八個錯誤。”吳林義沉聲道,“我們有兩個評委核對過這份答卷,每一個醫案解決得都很巧妙,和唐劍、肖堯的難度水平相仿。絕對不存在放水或者違規。”
吳林義的這番話,讓唐劍、肖堯感到震驚不已,四十八對比三十二、二十八,足足多了近二十個。
這已經是簡單的數字差距,換算成效率的話,唐劍和肖堯找到一個錯誤的時間,蘇韜差不多可以找到兩個。
關鍵他倆都知道,蘇韜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可能作弊,完全跟他們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唐劍和肖堯對視一眼,彼此都在苦笑。他們和蘇韜的差距太大,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啊。
蘇韜表面風輕雲淡,心裡卻是連聲說,“罪過,罪過!”
自己能夠贏得第二輪比試,的確是靠著自己的個人實力。
但實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自己從小開始,便是透過閱讀醫案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醫術。
那個被稱作齋主的男人,雖然對醫術不精通,但他卻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讓自己從認字起就開始看各種各樣的醫案。
雖說評委出題都很刁鑽,但有那個人刁鑽嗎?
自己每讀一本醫案,都會接受那個人的考試。
久而久之,蘇韜在醫案研究方面成了名副其實的“學霸”。
“沒想到劍大伯又輸了!”唐歌這次很輕鬆的看懂了比賽結果,興奮地拍著手掌。
“唉,很難想象,蘇韜竟然如此厲害。”唐老太太再也無法保持一開始的風輕雲淡與從容不迫了。
潘竹雲輕輕地嘆了口氣,“蘇韜再次讓我們大吃一驚啊!”
“師父,我一早就提醒過你……”柳若晨在旁邊看似遺憾,其實心裡樂開了花。
“你的眼光不錯。”潘竹雲似有似無地掃了蘇韜一眼,“幸好我們和三味堂早已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
“唐老太,為什麼對蘇韜百般刁難?”柳若晨覺得潘竹雲肯定知道原因。
“這不是刁難,而是生與死的較量。”潘竹雲道,“蘇韜想要證明連鎖模式可以帶給中醫全新的變化。但對傳統宗門的而言,這何嘗不是赤裸裸地挑戰。是否可以這麼認為,只要中醫連鎖門店繼續擴大規模,中醫宗門在未來將無路可走?”
柳若晨輕輕頷首,潘竹雲說得沒錯,這是所有傳統中醫宗門的想法。
他們對蘇韜群起而攻之,其實
不是故意找事,而是害怕新鮮事物帶來的衝擊,不得不自保。
“你瞧瞧蘇韜,他緊張嗎?”潘竹雲問。
“他一點都不緊張,很放鬆。”柳若晨客觀地說道。
“是啊,蘇韜很聰明,他知道自己的能量。他也知道,其實中醫宗門裡叫得最兇,對他最仇視的人,其實不是恨他,而是在畏懼他。”潘竹雲無奈地說道。
柳若晨再次望向蘇韜,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到蘇韜時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