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微微一怔,沒想到蘇韜的態度突然大轉變。
蘇韜解釋道:“三味堂漢州總店,已經連續擴張了三次,如果繼續擴張下去,這條老巷恐怕都要被三味堂給吞併了。其實我也在一直考慮三味堂總店的擴張問題,原址擴建那是下下策,明智之舉,是在其他地方建立分址,形成遙相呼應的態勢。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地址,現在您是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如果江淮醫院願意將中醫大樓租給三味堂使用,加上中醫科和三味堂強強聯合,絕對能打造除了總店之外的第二大中醫館。”
王宏鬆了口氣,嘴角浮出微笑,心道沒想到蘇韜會這麼容易答應自己,“不過,在合作模式上,我們還得仔細探討一下……”
蘇韜就知道王宏還有話等著自己,他輕輕地擺了擺手,笑道:“王院長,請放心,既然你打算將中醫科交給我來負責,如果成功搭建中醫院,獲得的利潤,會和江淮醫院按照比例分紅。”
王宏輕輕地拍了一下大腿,笑著說道:“蘇院長,你真是快人快語,有你這番承諾,我就吃了個定心丸,稍後開會的過程中,我也會向市局的領導反應這個問題。然後,我在擬定一個具體的融合方案,再坐下來一起商量。”
蘇韜輕輕地揮手,笑道:“原本就是一家人,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情。”
王宏看了一眼手錶,還要去參加會議,起身告辭道:“我就不繼續打擾了。”
蘇韜一直將王宏送到了三味堂門外,他知道王宏為何找自己洽談此事,現在三味堂聲名鵲起,江淮醫院的中醫科想和三味堂分庭抗禮,完全沒有可能,還不如權衡妥協,用中醫大樓作為橋樑,藉助三味堂的名氣讓江淮醫院的中醫大樓物盡其用,若是做不出成績,三味堂會幫助分擔經營大樓的成本,若是做出成績,對於王宏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功績。
王宏雖然性格古板,但眼界還是有的,難怪狄世元會力排眾議,提拔王宏擔任江淮醫院的院長。以王宏的能力,以後的前途,恐怕也不僅限於此。
蘇韜答應王宏的提議,確實也是考慮到三味堂總店現在的瓶頸,不缺少中醫人才,也不缺少患者,因為規模有限,所以限制了三味堂進一步發展。因為現在三味堂的門診號非常難預約,所以甚至還出現了“黃牛”。
隔壁剪紙店的徐爺,他有一個親戚,靠著徐爺和三味堂的關係親近,所以動了這個歪心思,一個專家門診號能賣到三四千元,甚至蘇韜的預約號達到上萬元,被陳德風查出來之後,進行了整頓,將負責排號的工作人員重新調整,這個現象才被扼殺。
但不出意外,這個惡劣的現象還是會死灰復燃,有這個市場需求,就會湧現出黃牛這個職業。
真正的解決之法,是要將三味堂的規模重新擴大,江淮醫院有現成的中醫大樓,加上江淮醫院原本就不缺少患者,如果三味堂將其中醫院接管,正可謂強強聯合。
王宏坐在自己的專車上,目光落在三味堂燙金招牌上,心情有些複雜,江淮醫院原本是漢州最好的醫院,但如今卻被三味堂掩蓋光芒。嚴格意義來講,三味堂的崛起,讓江淮醫院的人氣也好了不少,因為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患者,第一選擇是三味堂,第二選擇就是江淮醫院。
江淮醫院的中醫科發展勢頭也不錯,中醫人員的待遇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中醫人員也增加不少,而且在三味堂模式的影響下,所有工作人員也格外的認真負責,力求具備一定的實力後,爭取調入三味堂工作。
若是蘇韜願意讓三味堂入駐中醫大樓,對江淮醫院而言,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契機。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
以蘇韜現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完全可以帶動漢州整個醫學領域往前更進一步。
現在周邊城市都在研究和學習漢州這座城市的發展模式,原本以旅遊觀光業為主,現在竟然出現了轉變,外來人口中除了旅遊之外,更多是來求醫,源源不斷地流動人口,使得各種商戶的生意也好做了不少,尤其是小旅館即使過了旅遊旺季,也很少出現空房的情況。
當然,整個華夏只有一個蘇韜,其他城市想要學習漢州的發展模式,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