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別忘了,我曾經在急診待過很長時間。”服部麻衣自信地說道,“我去換衣服。”
急診主任望著服部麻衣離去的背影,暗歎了口氣,雖然很多人對服部麻衣有不少瘋言瘋語,比如和院長鹿島良有特殊的關係,但急診主任覺得服部麻衣從敬業精神而言,無可挑剔。
服部麻衣更換一身乾淨的工作服,給雙手消毒後,才開始接診病患。
患者進行過導醫臺分診,因此轉到自己手中的患者,大多數都是病情比較輕的。
服部麻衣根據中醫四診,能一眼瞧出患者的病因所在,但她還是嚴格按照醫院的流程,等出具患者的報告之後,再進行判斷。
拿到各種報告時,服部麻衣會跟自己用四診判斷的症狀進行核對,發現準確率在百分之百,心中忍不住暗歎了口氣。
別人都認為中醫看病效率低,見效慢,但在這種人命關天的場合,卻是比起西醫更能節省時間。
“糟糕,石膏庫存不夠,病人比想象中要多,現在是晚上又不能讓供貨商供貨,該怎麼辦呢!”藥房的護士清點庫存,每種材料都是嚴格控制數量,一般都會稍有餘存,但今天因為骨折的患者太多,用來固定傷處的石膏需求巨大,竟然一時間沒有辦法提供更多。
“能不能從其他醫院借調一些?”負責藥方的主任皺眉問道。
“我剛給附近幾家醫院打了電話,他們都說石膏急缺。”護士無奈道。
顯然,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發生急缺的不是血液,而是普通的石膏,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急
診那邊的大夫和護士都在等待藥房提供石膏,給患者進行固定骨折骨裂的傷處,但現在缺少了重要材料,不斷有人過來催促。
“什麼?竟然會缺少石膏,你們藥房的工作人員是幹什麼吃的,平時一點準備都沒有,如果缺血缺藥還能理解,連這種骨科常備的材料也會少,要你們這幫人有什麼用?”脾氣不大好的醫生立即開始破口大罵。
“藥房每個月購入某種材料或者藥物都是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多了或者少了,都是上面領導的批示。如果瘋狂購入某種藥材,導致囤積,勢必會導致過期,造成的損失,你能負責承擔嗎?”藥房主任也不是個省油燈,立即反擊。
“現在這麼多病人,缺石膏,怎麼辦?”那名大夫揪住藥房主任,“趕緊給我想辦法,不然我跟你沒完。”
“你先給我鬆開手。”
藥房主任也是個火爆脾氣,跟這名大夫廝打起來,頓時藥房門口混亂無比。
旁邊人有拉架的,也有看熱鬧的,有勸和的,也有煽風點火的。
“這是幹什麼呢!”一個洪亮的聲音從不遠處響起,鹿島良行色匆匆地趕到,身後是醫院的核心管理人員,“現在這麼緊急的關頭,竟然內訌,實在是丟人。你們明天都給我寫檢討!”
那醫生不甘道:“藥房缺少石膏,他難道還有理了?”
鹿島良怒道:“患者這麼多,時間緊急,我已經讓人通知供貨商,每天會盡早安排到位,患者的病情雖然嚴重,但拖延幾個小時,應該不至於危及生命。”
石膏與特效藥或者血庫不一樣,不屬於急需品。
鹿島良暗歎了口氣,從這個小衝突看得出來,現在醫院的氣氛不好,關鍵時刻一點不團結,行政管理人員和一線的醫生存在嚴重的分歧。
鹿島良開始巡視各科室,先在急診室那邊觀察一番,幾名重病號的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相繼被推送入ICU,等後期病情穩定再轉入普通病房。
急診骨科比想象中要雜亂,缺少石膏,患者只能依靠止疼針,而且骨折處不能隨便動彈,以免造成二次損傷。
鹿島良發現服部麻衣的診室比其他幾處要安靜許多,他覺得有點奇怪,在門口看了片刻,只見服部麻衣用兩塊竹板固定住患者的前臂,她的手法輕巧,患者沒有一絲的不適。
等服部麻衣處理好手上患者後,鹿島良方走入其中,他奇怪道:“你剛才給那患者用的是竹板固定術?能比石膏更加穩妥嗎?”
服部麻衣解釋道:“因為藥房現在稀缺石膏,所以我只能用隨身攜帶的行醫箱,給患者進行小夾板固定術。這是中醫傳統治療骨折的方法,比起石膏有很多優勢,三味堂都是用這種方式治療骨折患者,還請您不必擔心。”
鹿島良走到一名患者身邊,仔細觀察被固定的位置,雖然竹板沒有石膏那麼堅固、厚實,但很透氣,也有一定的韌度、相對輕便。
鹿島良朝服部麻衣滿意地點了點頭,讚許道:“這趟華夏之行,你果真是沒有白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