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龍符TXT完本下載 >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嚇得半死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嚇得半死 (第2/2頁)

而且,這一下,雷極血的所有的化身,遺留下來的手段,也是全部被拘,不可能有半點漏網,這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這真是可怕的封印。

雷極血的吼叫比雷極輝的還要大,震得天上的浮雲都支離破碎,可惜這沒有什麼用處,金色絲線沒有任何感情,就這樣把他全身捆綁,仍舊化為了一個繭子,蠕動了半天,滲透進入他的身體。

轟隆!

雷極血也變化為了一個金色的跪像,和雷極輝並排跪在了廣場之上,可以發出聲音,但沒有任何的神通法力,普通人也可以上前拍打他,吐痰。

雷家兩大神級強者,在瞬間都被這樣禁錮,跪下。

而且是永遠都跪在這裡。

這才是最為殘酷,最為羞辱的懲罰,哪怕是直接滅殺他們,都沒有這樣殘酷。

一陣涼風吹過,整個朝廷上除了靖仙司之外,所有的人脖子都涼了一下,看見雷極血和雷極源在外面跪下,大叫呼喊,兩大赫赫威名,存在了千年以上的神級強者,運轉蒼生,締造世界的高高在上存在,現在歷經羞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哪怕是忠心耿耿於朝廷的人,都感受到了皇帝威嚴。

這些年,太子古玄沙不作為,和稀泥,而武當空作為監國的明妃娘娘,更是禍國殃民,朝廷雖有靖仙司苦苦支撐,民間發展繁榮,可朝廷的威信和法度因為太子和武當空的關係,則是漸漸失去了某種敬畏。

長此以往,不是什麼好事。

善惡無報,犯法不究,那人心漸漸地就散了,武當空和太子這樣位居朝廷高位,倒行逆施,而得不到懲罰,官員心中的確不是滋味。

都在盼望著天符帝出現。

現在,天符帝的金牌終於顯現出來了威能,直接拘拿兩個神級的強者,跪在大殿之前,這簡直就是給朝廷振奮了精神。

開始是敬畏,敬畏過後,有些總督,大臣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皇上,您終於顯現出來了威能。”有個禮部的老臣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對著寶座上的金牌連連叩頭:“當今朝廷,太子無能,奸妃攪亂朝綱,魔災來襲,世家逼迫,已有敗壞之勢,懇請皇上出現,肅清朝綱。”

“懇請皇上出現,肅清朝綱!”

這個時候,許多大臣也都跪了下去,連連請求。

到達最後,朝廷上上下下,足足有成千上萬的官員,都山崩海嘯的對著那金牌叩頭。

不過金牌並沒有什麼動靜了。

那些世家的神級高手面面相覷,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諸位臣工!”樓拜月這個時候站立起來:“皇上閉關,肯定是有更重要的大事,況且當今天下,局面還並沒有到達不可收拾之地步,我們何必要驚動皇上呢?再說了,皇上當年賞賜我金牌,就是說過,我等朝廷官員,必須要自立自強,獨當一面,哪怕是沒有皇上之所在,也能夠抵擋魔災,讓天下強盛,若是事事依靠皇上,那我們天下臣工和沒有長大的孩子有什麼兩樣?皇上閉關,實際上也是在考驗我等,讓我們擁有獨當一面的實力。”

“皇上的意思正是如此,諸位臣工還請起來吧。”巨石侯也說話了,“我們在朝廷上召開大會,就是為了體悟皇上意思。”

許多臣工聽見這個話,也都紛紛起來了。

武當空看見這樣的情況,臉色發白,氣得渾身發抖,可是她也沒有辦法。

幸虧她還沒有聽從那些世家的話,亮出來祭天符詔,直接登基,成為天子,否則的話,恐怕下場和雷極源,雷極血也差不多。

“可惡,天符帝還遺留下來了這麼多的手段,這些世家支援我登基,其實是在拿我試探天符帝的底線在哪裡,如果我真的登基了,恐怕就會出現很殘忍的一幕,這些世家也會找到機會,說不定就會奪取我的祭天符詔。”武當空這個時候,把天下那些世家也恨之入骨。

“二哥,太子。”古塵沙對著古玄沙道:“你是父皇親自冊封的太子,我們靖仙司無法廢掉你,但你今天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讓天下臣工失望,武當空的行為,你也看到了,居然勾結天下世家,妄圖登基,成為天子,這已經叛逆沒有兩樣了,而你還支援武當空,你是怎麼想的?難道他登基之後,你還可以繼續做你的太子不成?”

“十九弟,你誤會我了。”古玄沙連忙改口:“我並非是支援武當空,不過明妃娘娘也是我們的長輩,皇上親自冊封,讓她做監國,也是皇上的聖旨,你們靖仙司公然在朝堂上逼宮,這是人臣之禮?這也是在推翻皇上聖旨,大逆不道吧。我身為太子,自然是要主持一些公道。”

古玄沙開始說話語氣有些服軟,但後來就強詞奪理。

“古玄沙,你真的是要和皇上的千秋大業作對了?”樓拜月說話就不如古塵沙那麼客氣了:“我手持金牌,代表的就是皇上,皇上既然可以立你這個太子,也可以廢除你這個太子,可以立明妃,也可以把明妃打入冷宮,永遠幽禁起來,就憑武當空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我看就算是凌遲處死也不會為過。”

最新小說: 陰陽縱橫五千年 破曉者也 神墟九天 鬥羅之無限修改旁白我無敵了 仙即是魔 我在聊齋世界封妖驅鬼 孑緣雪 道宗禁地簽到百年,我橫掃諸天 庖丁捉鬼 星辰蛻變 太初有魔於道先 執神之手 狂刀撼天 鬥羅之加坦傑厄 青天武帝 從葬花宮垂釣諸天 小師弟早就滿級了 洪荒:我,北海玄龜,絕不補天! 鬥破之蕭族冰聖 儒聖:讀書十年,才氣鎮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