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尊諳難掩心驚。
徐小受或是入魔,或是其他。
所言畢竟太過虛無縹緲,必須沉澱有物,否則醒來時必將一切虧空,甚至道毀人亡。
他開始以拋問題的方式循循善誘,與徐小受對峙:
“我脩名,名如雙刃劍,既成就我,亦傷害我,我解讀劍我,化出兩儀,你對名之道,現下又有何見解?”
“名如道,道生兩儀,則名亦可化出兩儀。”
“哦?名,何來兩儀之說?”
“名如雙刃劍,既傷我、傷他,則名如火,有烈火燎原、玉石俱焚之象,脩名則無往不利,脩名則無堅不摧。”
確實入魔了……八尊諳皺眉後撤,開始戒備,時刻準備動手,言辭卻依舊能夠保持平靜:
“單‘火’不成‘兩儀’,徐小受,你偷換了概念,這只是名如雙刃劍的解讀,不是‘名如道,道生兩儀’的解讀。”
“不,八尊諳,你愚鈍了,沒聽出來我的意思……我說,名如火,則使名狂暴,我卻還說,上名如水,滋養萬物,若利用得好……夫唯不爭,故無尤。”
八尊諳突睜雙目,眼前一片漆黑,耳畔全是大道真義。
徐小受說得斷斷續續,他聽得心駭神凜,已稍稍難以波瀾:
“誠然上名如水,不爭無尤,可身在局中,孰能不爭?你怕是在痴人說夢!”
“八尊諳,你又錯了。”
“哦?”八尊諳一輩子沒被人否定這麼多次過,卻聞徐小受再有驚言:
“不爭,非無慾無爭;無為,旨順勢而為。”
八尊諳本來是想引導徐小受走上正軌的。
這兩句聽完,身周也炸開了道韻,眉眼一變間,竟也要跟著進入頓悟狀態。
他忙壓下這般衝動,知曉徐小受所言尚假大空,必須落實到根處,否則空中樓閣,一吹即倒。
“名之道,兩儀是可為水火,但以水火入道,本不相容,易自取滅亡……徐小受,你又可懂水火?”
“八尊諳,你懂劍,則視下皆劍,可你不懂水火,便以為天下人皆不知水火……這,有如井底之蛙。”
“哦?”八尊諳這一次壓了些許怒意,徐小受娓娓道來,還給講得明明白白:
“道無高下,只分先後。”
“誠然奧義不過企及煉靈道十之八,借道水火,卻無需掌握更多,能用其意即可。”
“桑老授我以燼照之火,使性躁動,使力狂暴,水鬼傳我以上善之水,使身變易,使思詭然,此二者雖力有不逮,其道立意卻是甚高。”
這下輪到八尊諳得教訓了。
確實,能修至奧義的大道,立意怎會不高?
不過是無袖、水鬼能力稍有不足,沒法再往前推進一步罷了。
水火之道,同徹神念之道、劍我之道……本質上,都是直指封神稱祖路的大道。
脩名,借道水火,化為兩儀。
有桑老、水鬼珠玉在前,後續的路徐小受靠自身悟性補齊,這完全可以做到!
“不怒、不怒……”
八尊諳感覺到了被奚落、被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