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行看著這一切,卻是有些驚訝,沒想到老十竟然就是朱宸濠,難怪對方會這麼在自己手上搶奪婁玉敏。
忽地心中一動,記得前世的史書上記載,寧王妃名為婁珍,難道說婁玉敏就是她不成?倒是同名同姓,應該是有可能的。
「妹夫,你確定要與我為敵嗎?」寧王世子朱宸濠卻是笑眯眯地道,眼神中卻是閃過一絲冷意。
他是寧王庶子,也是獨子,前面有個嫡兄已經早亡,但就是拖著名分不給自己,一直到今年才扣扣索索示下。
縱然如此,也是不得人心,時常被人詬病,若不是老寧王身體抱恙,恐怕還會有波折。
「哼,是你嗎?」孫左神色一肅,這種情況之下,對方明顯要與自己這方為敵,怎麼能攀親戚,索性來個翻臉不認人。
任我行心中暗樂,孫左這個傢伙有些東西很堅持,但是唯一對面子之類的東西根本不在意,沒皮沒臉慣了。
看著朱宸濠,回想著當初此人在富水驛強烈要求婁玉敏回去,更是安排婁玉敏修行水屬性功法,看來寧王在此事裡面,也有不少佈局。
從寧王朱權開始,歷代寧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重重,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為謀得大寧諸軍的助戰,用計挾制寧王朱權,使大寧邊軍俱聽其指揮。
朱棣還哄騙朱權:「事成,當中分天下。」燕王即皇帝位後,寧王要求改封蘇州、錢塘等南方地方,均遭朱棣拒絕,寧王與皇帝間的矛盾由此而生。
記得明教最開始的造反基礎便在江西都昌,當時杜萬一自稱「天王」,反抗大元,從此明教才開始反元。
看來白蓮教和寧王之間的關係匪淺,竟然把自己的獨子當作了惡念容器,這般關係簡直匪夷所思。
心中更是有些莫名,今天自己竟然改寫了歷史,記得寧王可是要造反的,今天在大庭廣眾之下,這般拋頭露面,那可就沒辦法挽回了,造反就提前了。
朱宸濠看著孫左有些氣急,這傢伙沒皮沒臉,毫無節操,自己站在對方面前,方才都開口了,都假裝不認識。
當下也沒有再看他,反而把目光看向了張無忌,直接道:「你若助我奪得天下,你我恩怨兩消,如何?」
「萬般罪孽皆歸我身,若為一己恩怨掀起滔天戰火,非在下所願也。」張無忌直接道。
任我行心中一動,張無忌體內有著邪火之意,而朱宸濠也是惡念化身,或者可以說他就是新一代暗尊。
而他的氣息卻是好像在方才白藤被殺之後,好像有了些許的變化,彷彿某些枷鎖不見了,但是卻又好像有了一些神奇的東西。
腦中不由得浮現出了一段傳說,前世史書記載,他造反失敗後,婁妃亦跳進贛江自殉。
婁妃投江後,屍首並未順流而下,而是倒流至NC市民見狀甚奇,認為婁妃生不從夫謀反,死亦不肯隨波逐流。
如果單看倒是覺得沒有什麼關係,可是朱厚照也是在這段時間死去的,而現在她和朱厚照都是有著水源之力。
如果說歷史照進現實,千秋宮的事應該在笑傲之後爆發,向問天出手配合已經是皇帝的朱厚照,最終卻是朱宸濠死亡。
可是隨之寧王妃死亡,接著就是朱厚照死亡,這就代表著千秋宮之事,很有可能朝廷輸了,連皇帝的命都搭進去了。
心中不由得一陣惡寒,只感覺暗處好像有一隻大手在掌控著這一切,連忙繼續看了下去,手中卻是默默揮出一道天蠶絲,朝著婁玉敏身上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