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
不過,王陽明的擔心還要再飛一會兒。
朱厚煌說道:“樞密副使黃士龍上前敘功。”
立即有人將一個椅子放在戚景通身後。
朱厚煌的安排之下,雖然王陽明與戚景通距離御座的距離相差無幾,戚景通稍稍遠一點,但是彼此之間的距離卻很遠。
他們身後能安排好些人。
不過在樞密副使黃士龍上前的時候,有一個人的目光看著黃士龍,覺得很不舒服。
這個人就是劉老刀。
劉老刀現在的位階,低於黃士龍半截,讓他覺得很不舒服,其實現在有人明眼人都看出來,樞密使,與樞密副使,分別代表著雍軍,與雍軍水師。
劉老刀希望得到許棟的那個位置,現在在黃士龍的手中,比資歷黃士龍遠遠在劉老刀之下,他心中豈能平靜。
一串串珍珠,擋住了朱厚煌的目光。讓人看不清楚,但是朱厚煌卻看下面看清清楚楚。
朱厚煌對有些君王要殺功臣,有些瞭解了。
有些功臣功勞是有,但是跟不上局勢變化,比如劉老刀,他根本不適應即將到來的新海戰時代,說到底,劉老刀打仗是靠經驗,但是黃士龍是家學淵源,靠的是腦子。
朱厚煌又怎麼會將東雍水師的重任交給一個莽夫啊?
而且劉老刀心思之中,草莽心思太重,還沒有完全轉化為官軍的心思。朱厚煌更不能完全放心。
正想的時候,黃士龍就開始敘功了。
他與戚景通所說的不大一樣。
戚景通所說的,主要放在輝煌的歷史之上,打過那些仗,打過那些勝戰,有過多少斬首,有過多少俘虜,佔據多少地盤等等。
但黃士龍重點在盤家底。
他將水師的輝煌歷史一筆帶過,但是在水師現有規模上,卻下了濃墨重彩。
“如今東雍水師有,戰艦二百餘艘,其中新式戰艦,不足五十艘,大福船不足百艘,其餘都是濫竽充數之輩。殿下遷都南都,而南都於水陸要衝,乃兵法爭地,必建強軍以護之。而東雍為我雍國龍興之地,當留重兵鎮守,南都又需要水師庇護,臣請殿下撥重金以建水師。”
黃士龍這一番話,最不高興的人就是戚景通了。
戚景通暗暗咬牙。
不得不說,東雍已經變成了一個正式的國家之後。內部的紛爭也就越來越明顯。
雍軍與水師之間,就是經費之爭。
吳行之這個人,似乎很低調,但是他卻是朱厚煌控制丞相府的重要一環。掌握了所有資金的支配權。
吳行之的任務是什麼?他首先要規劃出每個部門所需要的經費。然後上報給朱厚煌,朱厚煌批准之後,缺額由少府填上。
朱厚煌剛剛到東雍的時候,萬事沒有一個章程,所有財政支出隨意性很大,但是隨著數年過去了,很多部門的財政都有一定之規了。吳行之就按朱厚煌的意思,以年為單位做預算。分配給各部分。
所以外廷的所有錢,收上來之後,都要從吳行之這裡轉一圈下去。
吳行之做預算的時候,是按部門來的,也就說在沒有樞密院之前,吳行之的錢,是直接打到雍軍,與水師賬目上的。
而現在有樞密院之後,預算是直接給樞密院的。
這就出了一個問題,水師的多了,雍軍的就少,雍軍的多了,水師的就少了。
這就造成了,原本戰友狀態的水陸兩軍,瞬間轉化成仇人狀態。當然這個規模還不明顯,僅僅是上層爭預算的幾個人這裡。
不過,朱厚煌預計,數年之後,水陸兩軍定然會變成互相嫌棄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