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
“臣王九川拜見殿下。”
朱厚煌一到呂宋,以王九川為首的官員也來迎接。
朱厚煌說道:“平身。”他沒有時間在耗費在這裡。
“孤的甘蔗種的怎麼樣了?”
王九川說道:“殿下請跟臣來。”
王九川也不廢話,直接將朱厚煌帶到城外。
先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田,就在呂宋城附近。
呂宋城雖然是新城,但呂宋城附近卻是熟地。這都是之前所謂呂宋國開闢出來的土地,而呂宋城卻是呂宋納入東雍版圖之後,才重新修建的城池,與大明內地縣城在樣式上並沒有什麼變化。
朱厚煌說道:“呂宋島上蠻人好對付嗎?“
王九川說道:“殿下,呂宋島上的蠻人,大多是以聚族而舉,多則數百人,少則數十人,根本沒有對抗大軍的實力。故而整個呂宋島,除卻南部,已經盡數為雍國之土。”
朱厚煌聽道呂宋南部沒有拿下來,問道:“呂宋南部怎麼回事?”
王九川說道:“呂宋南部有一個回回教國家。建國時間並不長,是一個回回商人在這裡建國,與蘇祿國之內有些矛盾,國土主要在蘇祿之東的,棉蘭老島之上。其國政教合一,根基穩固,輕易之間,不可動搖。”
“回回教。”朱厚煌默默咀嚼。
其實朱厚煌並不是一定要將南洋全部納入東雍版圖。之前朱厚煌想過,但是他透過征服安南發現,如果他想做到這一點,他這一輩子就只能在南洋打轉了,不要征服印度什麼事情了。但是有一點他必須確定,就是將整個南洋納入中華文化圈。從這一點來看,回回教這個敵人,要比佛郎機人還難對付。
從後世來看,幾百年之後,殖民浪潮衰退,佛郎機等西洋國家都退回歐洲了,但回回教還在頑固的存在。這種存在阻礙了南洋歸於中華版圖。
但是這一件事情,並不是他現在這個能解決的。
朱厚煌說道:“呂宋現在縣邑幾何?”
王九川說道:“臣在呂宋設立四個縣城,其一就是呂宋。其二為林邑,就在呂宋以北,正對東雍,是一座良港,而且與呂宋之間,並無山巒阻隔。臣願意效仿陸尚書,從呂宋與林邑兩處向島內擴土,最終將這一大片平地開墾成良田,而殿下所要的甘蔗,主要在這兩處種植,其三是宿務,乃是呂宋水師魏統領的錨地之一,因西夷入侵,宿務本島部落凋零,臣也就派出一些百姓照看水師駐地,只是水師家屬與百姓一起,有千餘人,再加上依附的土著百姓,足足有萬人之多,臣就設縣管理了。其四,就在呂宋東南數百里,也是臨海,但是土地並不是太好的,但是卻是呂宋島上一處關卡,將呂宋南島與呂宋北島分割開來。”
朱厚煌聽著,他聽得出來,他對宿務並不是多重視,他重視的是以呂宋,林邑之間的,大片平原。他想效仿陸尚書,陸完在東雍時間不長,但是他修建的大工程,卻在東雍刻畫下自己的名字,在東雍叫做陸公渠,陸公堤的地方,數不勝數。
中國百姓是最感恩的。
去年冬天,陸完病逝。大明方面連追贈都沒有。但是訊息傳到了東雍,一瞬間無數陸公祠建了出來。不得不說,朱厚煌免稅三年,東雍民間還是有財力。
於是乎,在東雍一地,海祭媽祖,陸祭陸公,盡然蔚然成風。
這樣的情況,怎麼不讓很多人嫉妒啊。
名利兩字,誰也逃不過,縱然正人君子,也是如此。陸完一生功業,在兵部尚書位置上平定劉六劉七之亂,但是真正讓他記住的,反而是在東雍區區一兩年之間,修過的河,建過的堤。怎麼不讓後輩追思。陸完的際遇,在東雍百官之中,掀起了不下波瀾。
以至於東雍官員修建水利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