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
“所以,殿下只需沉的住氣,不要想什麼靖難之事,就當忘記這一回事,不用殿下去找今上,今上就容不得殿下在南洋的坐大。”王陽明說道:“等今上沉不住氣的時候,大軍南下,到時候殿下也算是師出有名了。”
朱厚煌瞬間明白王陽明的意思,尚權謀者必定多疑。自己就是嘉靖心中的一根刺,用一句不好聽的話說,對於嘉靖來說,聽道雍王過的不好,他才安心。如果雍王勢力越發擴大,他心中越是不安,如果朱厚煌真能做到,如當初之事,將整個南洋都納入版圖之中,恐怕嘉靖連睡覺都睡不安穩了。
朱厚煌瞬間安下心來,說道:“多謝王師指點。”
王陽明既然開口了,就直接說完,說道:“殿下還有一點可以利用。”
朱厚煌說道:“請王師指教。”
王陽明說道:“就是正名分。以今上的性格,楊廷和堅持不了多久,等楊廷和下臺,今上定然會尊生父。這正好給殿下機會,殿下起兵之時,不妨稱為正德皇帝續嗣。”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古人行事最種名分。
朱厚煌高舉這面大旗,可以豁免很多道義上的指責。他簡直是大喜過望,他心中想打回北京,但是卻沒有具體的章程,又不想一地一地的爭奪,將大明天下陷入連綿數年,數十年的戰亂之中,而王陽明輕飄飄的幾句話,就給朱厚煌指點了迷津,讓朱厚煌清清楚楚看到了自己將來該怎麼辦了。
“孤將來如有登上大寶的一日,王師是孤的定策第一功臣。”朱厚煌說道。一邊說,一邊大禮參拜。
“殿下,言重了,言重了。”王陽明連綿扶起朱厚煌。
王陽明心中非常矛盾,一來他對東雍有一些認同感,畢竟他在東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東雍名副其實的宰相,東雍的任何事情都繞不開他。可以說大權在握,而且他在東雍平定安南,建功立業,足以讓他名標青史。如果之前他剛剛來東雍的時候,他還有一點點不情願的地方,現在卻是沒有了。
但是他對東雍固然看中,對大明又未嘗沒有故國之思啊?
他不想東雍被滅掉,因為他知道,即便是東雍基業再好,落到國內那一幫人手中,除卻東雍之外,哪怕是安南之地,他們也未必能守住。但他也不願意,東雍與大明動武,到時候大明百姓,必然遭到兵禍,何苦來哉啊?
王陽明說的好聽,未嘗不是緩兵之計。
王陽明心中暗歎:“希望嘉靖能是一位心胸開擴的好皇帝,對東雍的存在不以為意,這樣就能雙方安好了。”
朱厚煌送走了王陽明。眼睛之中精光閃爍。
他也能猜到王陽明所言,未必不是緩兵之計,但是他也知道,大明這樣的大國,想要傾覆,必然要花時間,欲速則不達。
不過,他還要更清晰的規劃。
“傳黃士龍來見我。”朱厚煌說道。
“是。”立即有侍衛去傳喚黃士龍。
沒有過多久,黃士龍就來到了。
“臣黃士龍見過殿下。”黃士龍恭恭敬敬的行禮。
朱厚煌看了黃士龍的樣子,比剛剛來到東雍的時候,戾氣有一點點消散。
他查過黃士龍的底細,他斷絕了黃士龍是來做內奸的可能性,並且讓錦衣衛悄悄將黃士龍妻子的骨植帶到東雍安葬。如果整個東雍最想打大明的人,並不是朱厚煌,而是黃士龍,只有打過去,黃士龍才有報仇的機會。
朱厚煌用的也黃士龍這個心思。
朱厚煌說道:“剛剛王師再為孤規劃靖難之策,說與其進攻,不如待其來攻,不知道你以為如何啊?”
黃士龍一聽見靖難兩個字,渾身一顫,眼睛頓時變得通紅,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一時間居然忘記了說話。
朱厚煌皺眉說道:“黃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