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主,你說他是商人?
人家得一臉鄙視你:我們可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你非要他是商人階層,人家能直接抽你!
同時國企部和皇室資產科的存在,也是非常特殊的,這兩個機構加起來,直接掌控了幾乎所有的重工業,部分輕工業,幾乎所有的金融業。
幾乎所有關乎帝國命脈的行業,那都是國企部或者皇室資產科的資本在掌控。
官方資本直接掌控了至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帝國經濟體量,如果算上間接掌控的話,那麼就徹底無法結算了。
因為任何一個行業,其實都無法離開官方資本。
哪怕是表面上民間資本最為活躍的紡織業,也是不可避免會受到官方資本的制約。
他們用的紡織裝置,運輸等諸多行業,都是離不開官方資本企業。
大唐帝國的這種特殊經濟體系,也就造成了目前大唐帝國諸多比較獨特的經濟現象。
比如說煤炭價格,如果是按照純粹的資本經濟觀念來看,那麼就是隨行就市,產量低需求大,那麼價格就維持高位,而煤炭商人們哪怕是增加產量了,也會盡可能的維持煤炭的高價,是不會盲目的擴大產能導致煤炭價格暴跌的。
但是現在的大唐帝國,卻是開始不遺餘力的打壓煤炭的價格。
更詭異的是,各大礦務公司竟然還非常的配合,甚至主動去做。
這完全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
為何會變成這樣?
自然是因為大唐帝國的煤炭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官方資本企業,官方資本的煤炭企業,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煤炭產能。
官方資本帶頭打壓煤炭價格,剩下的極少數民營煤炭企業就算是想要維持高價,也是不可能的。
北美洲這邊的煤炭價格一直都是比較高昂的,因為之前在北美洲當地開採成本高昂,從歐洲運過來的話得加上運費,所以總體而言煤炭價格還是比較高的。
如今有了華南礦務公司美洲分公司下屬的西湖煤礦大規模擴產後,就能夠大幅度拉低美洲東岸地區的煤炭價格,這對於美洲東岸的當地經濟發展,對於大唐帝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計劃而言都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的。
儘可能的降低運費,降低全球貿易的成本,降低大唐帝國本土和海外領地之間的貿易和交流、出行成本,這是把本土和海外領地徹底繫結在一起的前提條件。
因為只有這個前提條件存在了,那麼後續才能夠擴大本土進口海外領地各種農產品以及礦產品的數量。
而進口數量大了,才能夠讓海外領地在經濟上徹底依賴本土市場。
當這種依賴出現之後,再繼續強化數十年,就能夠讓海外領地的經濟體系變的更加單一,甚至主動去工業化,進而實現大唐帝國高層所追求的經濟一體化。
這種大戰略下,華南礦務公司在初步開發了西湖煤礦後,又是重點開發了五湖省地區的其他兩家煤礦,同時國內的其他幾家礦務公司也是在美洲地區先後開發了多座大型煤礦。
使得了北美洲地區的煤炭產能迅速增加。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