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轉身就跑到了北朝那邊,說著什麼南朝要發動大規模的北上進攻了,你們北朝還不趕緊防範起來。
還有,我們這裡有物廉價美的各種武器,刀劍長矛板甲再到火繩槍,都是好東西,價格還非常便宜,你們要不要?
什麼沒錢?
不要緊啊,就欠著,我們大唐的生意人還是很好的,先免費送你們一小部分試用,覺著好用了,剩下的低價賣給你們,沒錢的話,先欠著也行啊,皇家銀行可以提供貸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在北朝那邊也開始整軍備戰的時候,他們轉身有跑到了南朝,然後說什麼,北方的北朝已經是準備開始南下了,你們要小心啊!
原本雖然敵對,但卻是已經平靜了多年的安南南北兩朝,在大唐南洋事務衙門和海軍的聯合挑動下,短短一個月裡就是進入了戰備狀態。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在十一月份,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更是在安南特使的連番承諾說帝國支援他們統一安南的情況下,早就想要北伐統一安南的南朝終於是忍不住了,搶先發動了進攻。
出兵兩萬多人開始進攻北朝!
不過北朝那也是早有準備,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也是很快穩住了陣腳,然後開始反攻!
這個時候,就是到了帝國開始收割的時候了!
在帝國的武裝之下,不管是北朝還是南朝,都是用上了帝國標準的出口型軍械,輕型板甲,火繩槍甚至散彈炮,雙方的軍隊裡的主力部隊,都是清一色的標準大唐軍械部隊。
而戰爭嘛,是會有損失的,這主力部隊損失了就需要補充。
而最關鍵的是,這主力部隊的表現出色,不管是南朝還是北朝,都是希望購買更多的大唐軍械,然後武裝更多的部隊。
當然了,這個時候軍械的價格就不是之前那樣的近乎白送了!
大唐帝國從來就不做虧本生意,哪怕是之前的近乎白送的價格,那也是賺錢的,只是賺的比較少而已,但是現在,要是沒有好幾倍的利潤,他們是不幹的。
這個時候,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發表了措辭嚴厲的檔案,要求國內前往安南地區貿易的商人,都必須聽從事務衙門的安排,絕對不能為了競爭而拉低價格。
而軍方向來都是站同這種政策的,陸軍直接封鎖邊境,海軍封鎖沿海,確保每一批進入安南的軍械,都必須是高價軍械。
當然了,不管是陸海軍,還是大唐南洋事務衙門,他們都是不做生意的,他們只是拉高當地的軍械價格而已。
而商人們,也是樂意這麼幹,發戰爭財這種事大家最喜歡了,就算不用說,他們也會死命的拉高價格。
更何況,帝國的各類軍械生產,都是嚴格把控在三大武器公司的手中,而從事海外武器貿易的貿易商人,也都是經過審批的公司。
並且因為早年的海外軍械貿易混亂,導致出現惡性競爭,所以在宣平十二年開始,帝國就是開始嚴格控制武器貿易了。
任何從事武器貿易的企業,都必須經過審批,或者許可證後才能夠涉足。
同時強行規定,任何涉足武器貿易的貿易公司,必須是國企部控股企業,就算不是百分百控股,但是也必須是佔據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股份。
此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三大武器公司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早就開始親自下場了,他們都是直接跑到大隅縣那邊開始分公司,就近和扶桑的客戶進行接觸,然後直接進行銷售,根本就不給那些什麼武器貿易公司這些二道販子機會!
以目前大唐帝國的最大海外武器銷售市場扶桑而言,三大武器公司都是在大隅縣乃至各大殖民地設立份公司,直接和當地的大名進行接觸,然後出售各類武器。
當然了,二道販子性質,部分擁有武器貿易許可的貿易公司還是有不少,林林總總加起來還有十多家只多,不過規模都不大,而且武器貿易也不是他們的主業,只能算是副業而已。
而且涉足的市場也都是一些中小市場,至少扶桑那邊的大市場,基本都是把三大武器公司直接把控的。
在這樣的嚴厲管控下,首先是三大武器公司在內部達成了協議,並商定了一個最低的價格區間,那就是出口到安南地區的軍械價格,需要和出口到扶桑地區的軍械價格保持同等,只能高,不能低。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